阿硯嘴巴下意識蠕動,剛才想哭的事又忘了,“爹,要橘,阿硯還要多多。”
宋亭舟把他扛在肩頭上,往堂屋的方向走,“還是吃飯吧,我們去找通兒弟弟一起過來吃飯。”
“好吧,但似我的大雞腿不能給嗚嗚。”
孟晚跟上去,“你的雞腿可以自己吃,你葛叔帶回來的野雞更香,我和通兒吃野雞腿好了。”
阿硯只聽描述,口水就浸濕了宋亭舟肩膀的布料,他在宋亭舟懷里往上闖,興奮的說:“阿硯要,阿硯要野雞腿!”
孟晚一臉為難,“啊?不好吧,那是通兒爹給他獵的。”
阿硯卑微的說:“阿硯和嗚嗚換,就換一只,小口小口吃。”
孟晚騙成年人都一騙一個準,拿捏小孩更是手拿把掐,“那好吧,一會兒我幫你問問葛叔行不行。”
——
宋亭舟回來后,孟晚建藕坊的事就更順利了,因為藕坊的規模不像糖坊那么大,所以不用城外批地建址。宋亭舟將城內的一塊空地批給了孟晚,建座藕坊綽綽有余。
至于縣衙地牢里關著的荷娘等人,她們就比較麻煩了,按理說她們從前是流犯身份,便是服完苦役也不得離開服役地界。
但陳崇他們與胡逖勾結銷了荷娘等人的戶籍,她們在名義上已經是死人了,所有營生都不可做。
可如今是在宋亭舟,孟晚雖然有意幫他們一把,讓唐妗霜為他所用,但貿然將他們全恢復成良籍恐日后會有后患。
思前想后,宋亭舟干脆讓喬主簿將這些人記成匠籍,獨數赫山藕坊,同樣不能隨意離開當地,但算是半個事業編,不被朝廷認可,充作赫山縣范圍內的手藝人。
這下他們就是不愿意給孟晚打工也得愿意,何況比起之前被逼做暗娼,現在這般已經好上太多了。
被拐賣的那些哥兒女娘里,一半都進了糖坊,剩下一半和唐妗霜荷娘等人在宋家前院做藕粉,只等年底作坊建好了,他們就能搬進去。
孟晚給的工錢不多,畢竟供這些人吃喝,而且藕坊還沒開始盈利,頭一年他可能是負收狀態,等往后真的盈利了,再提高待遇不遲。
他錢給的痛快,工匠們也舍得賣命,趕在年底的時候,藕坊的大部分建筑已經初具規模,只等之后年后再逐漸完善。
看那些哥兒女娘寄人籬下,整日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孟晚讓工人們建好的第一間建筑就是宿舍。
藕坊最里面靠墻的地方,建了一長條的房間,間間都是方方正正的。兩人一間,里面標配了兩張床、兩個衣柜和一張小桌,地方不大,但也夠住。
“你們若是有想一起住的朋友,就兩兩站在一起,抽簽決定住哪間屋子。”孟晚趁著一日天晴,親自帶唐妗霜六人和被拐賣的十來個哥兒女娘到藕坊來。
“這些房間都是給我們住的?”被拐來的哥兒女娘都是西梧當地的農戶,家里窮得都揭不開鍋,全家人縮在一間屋子里,哪還有什么獨立房間,因此都十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