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姐和宋遠聽了都大喜,建三座高爐哪需要這么多錢?一號領導是把運行的費用也給了。
有了錢就好辦事了,可以把之前登記好的群眾送來廢鐵錢給結算了。
后面也可以多申請些煤來當燃料了。
一號領導又在這站了一會,旁邊的趙教授開口了:“時間差不多了,可以出鐵了!”
宋遠轉頭對一號領導說道:“領導,還請您和劉主任向后一些,出鐵的時候還是有一點危險的!”
一號領導擺擺手:“你們都不怕危險,我更不怕了!”
宋遠就過去先對街道辦拿著相機的小黃交代了幾句,走回來大吼一聲:“出鐵啦,大家都往后退退!”
等圍觀的群眾往后了一些,宋遠和提前選好在鋼廠干過的一名叫周強的中年人一起走過來先打開了出渣口把渣液放出來,要不然混到一起了這一爐的鐵就廢了,雜質太多。
等放完了渣液,再打開出鐵口,一股通紅的鐵水就洶涌而出了,流入了提前準備好的坑中。
等鐵水流出來,宋遠和周強再用長長的夾子把鐵水上漂浮的沒放干凈的一塊塊爐渣撿出來,鐵水就等它凝結成鐵塊。
整個都弄好了,趙教授再指揮人從高爐上方的投料口繼續往里面投入煤、廢鐵和一些石灰石,準備煉第二爐。
一號領導眼睛緊緊的盯著還通紅的鐵水,忍不住向前走了幾步,劉大姐連忙拉住他不讓他靠太近。
再過了個把小時,鐵水冷卻下來結成了表面全身海綿紙的鐵錠,趙教授解釋道:“領導,煉出來海綿鐵說明我們成功了。這些鐵拿到鋼廠就可以煉鋼,也能打造一些要求不高的鐵器。”
一號領導激動的問道:“這一爐能出多少鐵?”
趙教授看了看又默算了一下笑道:“領導,大概有5000斤!”
當時小鬼子的國家煉鐵的高爐是世界最先進的,高爐每立方米容積日出鐵量為3噸。
趙教授建的這個8立方的小高爐每立方米容積日出鐵量連1噸都達不到。一天2爐的話可不是大概一爐2噸多。
現代鋼鐵廠用高爐煉鋼的話是四到六個小時一爐,如果是電爐的話那就幾十分鐘一爐了。
而宋遠穿越的時候,據說已經有煉一爐僅需10秒鐘的新技術了。
一號領導也已經高興的不行了,一次就能出兩噸多的鐵,必須大力推廣。
拉著趙教授一號領導連連感謝,要以區委的名義給學校發感謝信,還要發補貼什么的,給足了趙教授面子。
圍觀的群眾們看到鐵水出來更是一個個歡呼起來。
在提前挖好的田字形大坑里,鐵水凝結成了10塊大鐵錠。又等了很久,趙教授看了看溫度差不多了一揮手,旁邊上來了一二十個小伙子,費勁的把一塊鐵錠抬了出來。
放到秤上一稱,這一塊鐵錠就有480多斤,和趙教授估算的差不多。
一號領導撫摸著這一大塊鐵錠,很快就下了決心,轉頭對秘書說道:“叫輛車來,綁上大紅花給市里報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