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學院的領導含笑看著學生們打鬧,過了好一會才有老師開口說道:“好了,同學們別鬧了!開始記錄出水量!”
聽到老師發話了這群同學才規矩下來,拿出筆和本子開始認真干活。
七八十年代的壓水井。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實驗了一會大家發現這出水量和壓水的人相關,壓水的頻率快了出水量就大,但不管大小滿足一個正常的家庭用水那是綽綽有余。
而且和傳統的水井相比壓水井的優點很多:不暴露在外面就不會有塵土進去,比井水要干凈衛生的多;
壓水這活需要的力氣不大一般的孩子也能干,不像傳統水井只有大人才能把幾十斤的水桶從井里提上來;
更不用擔心水桶不小心掉進井里還要費心鉤上來了。
見宋遠設計的這套小玩意確實好用,兩個學院的領導大手一揮就發話了,先在兩個學院里各裝上幾套。
這樣既方便實驗也能方便同學們日常喝水,可謂是一舉兩得了。
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都歡呼一片,這年頭喝熱水的習慣還不普及,特別是年輕火氣壯的男同學們,操場上打完球直接跑來就有冰涼干凈的水喝,別提多過癮了。
又好一會過去同學們才平靜一點,在操場邊上的空地就開始挖坑了。
宋遠這才見識到打井的全過程。
選好地方以后先在地上挖出一個一米方圓半米深的大坑,再往坑里灌滿水讓它自然滲透下去軟化土壤。
水滲的差不多了在坑上面用三根鋼管搭個架子,接下來就該鉆頭出馬了。
以柴油機為動力讓鉆頭一直旋轉著往地下鉆,再不斷地加長鉆桿,個把小時就鉆到了八九米深的地下水層了。
再放下壓水井下面六七米長的鐵管固定好,上面用磚、碎石和水泥砌出來一個臺子,等水泥凝固了就把井頭裝上去連接好,一個壓水井就好了。
宋遠算了下時間也就不到兩個小時,已經非常快了。
這個壓水井一好,一群同學就圍了上去,嘻嘻哈哈的開始輪流壓水了。
剛出來的水同樣是渾濁的,壓上個把小時以后就好多了。
看到第二個井也打好了,兩個學院的領導對視一眼,留下兩個老師看著同學們,其他人和宋遠就移步去會議室了。
到了會議室,農業機械化學院的領導激動的說道:“我看這個壓水井比傳統水井要好得多,很有推廣價值!”
石油學院的領導同樣高興,在全國各地的油田,怎么喝到干凈衛生的水一直是個大難題。
現在發現的油田都在荒郊野外的地方,好多時候都是拉水車送水過去,有了這壓水井只要地下水位不低就能省下好多功夫了。
隨后兩個學院開始為了這個壓水井的主導權爭論起來。
對于發明人兩個學院都要臉面,承認是宋遠發明出來的,兩個學院都參與了改進工作。
但主導權這一塊,兩個學院誰也不肯讓出來。
農業機械化學院表示圖是我畫的、人家宋遠也是直接找到我們學院李老師的,能帶上你們學院的名字就不錯了。
看看我們學院名字叫什么?又是農業、又是機械化,完美符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