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固聽了這話愣了一下,又看向何行長。
有中銀在咱們不缺銀行,如果真收購幾家華資銀行的話中銀肯定要受到一定影響。
何行長皺眉想了幾分鐘,收購華資銀行固然會分薄力量但對進一步掌握港島有很大幫助。
這里面哪家銀行都涉及到千家萬戶,更不用說關聯放貸的許多家企業了。你拿著我們的貸款,總不好反華吧?
張社長同樣也明白這個道理,不由心動起來。
不過這里面還有三個問題。第一港督府和英資財團同不同意收購?第二這些銀行愿不愿意被收購?第三我方有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收購這些銀行?收購后能不能頂住這波擠兌?
第一和第二個問題現在沒法定,但第三個問題就要提前摸清楚了。
張社長看向何行長:“老何,你的意見呢?”
何行長沉吟了幾秒鐘說道:“中銀目前準備金充足,不怕擠兌。但要再拿出上億港幣收購銀行再填補擠兌那就力有未逮了!”
張社長又看向宋遠:“小宋你這邊呢?”
宋遠先問向何行長:“如果千樹要抽回賬上資金和外匯,何行長您這影響大嗎?”
何行長默算了一下搖搖頭:“中銀這邊有些困難,但應該能克服!”
張社長好奇的問道:“老何,千樹在你們這有多少錢?”
何行長苦笑一聲說道:“扣掉已經上繳國內的,千樹在我們中銀還有4800萬美元、5000萬港幣!這還是剛給國內上繳了7000萬美元!”
張社長倒抽一口冷氣:“這么多?”
宋遠倒是不奇怪,光是玩具和圣山礦泉水這兩個項目去年就帶來了1.5億美元的收入,港島本地桶裝水項目收入還有2億港幣,雨傘這邊算上流動資金也有3000多萬港幣。
玩具宋遠收的是美元,給代工廠給的可是港幣。只有桶裝水項目掙的港幣不夠了才會從中銀這兌換一些美元用來付賬。
年底的時候千樹賬上還有9000萬美元,上面給留了2000萬美元作為流動資金,剩下7000萬美元就作為利潤上繳了。
算上宋遠又從瑞士轉回來2800萬美元,那可不是還剩下4800萬嗎?
一美元兌換5.7港幣左右,這就是2.7億港幣。也就是說千樹手上還捏著3.2億港幣,收購個銀行那是綽綽有余!
知道千樹有錢就行,張社長點點頭說道:“這樣吧,我寫個詳細報告報上去,看上面領導怎么定吧!”
大家肯定都沒意見就此散會了。
上面一向重視港島,接到報告后不敢怠慢很快就召開專題會議來研究。
情報部門首先肯定了宋遠的想法:“領導,根據我們得知的消息,確實此次港島銀行擠兌背后有英資財團的身影!而且這位宋遠同志提出的猜測也基本符合實際,匯豐、渣打銀行的大部分外匯都被英國調回本土了!”
頓時參會的領導們都怒了,這些英資財團真是不干人事,被英國本土強拿走外匯就來耍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