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他們最初覺得宋遠有點胡鬧,這寫作自古以來都是很嚴肅的事,哪有組建工作室這種搞法?他們的編輯也不太看好文風這么超前的,覺得讀者不一定接受。
只是看在宋遠的面子上,或者說是千樹大筆廣告費的面子上答應留了版面試一下,大公報的主編干脆的給宋遠講只能留半個月時間的版面,如果效果不好的話可是要撤掉宋遠送來的。
結果沒用半個月,僅僅一周的時間大公報的日銷量就提升了10%,每天都要接到幾十個催問下一章的市民電話。
這也不怪港島市民們心急,后世的哪部網文不在精彩的地方斷章?這么優良的傳統宋遠自然繼承下來了。
把這個小訣竅也教給了底下的寫手們,他們還進一步發揚光大,每次斷章斷的讓讀者們欲仙欲死,也就是不知道有寄刀片這種行為,要不然早就開始行動了。
半個月過后不管是宋遠的新報紙還是那些合作的左派報紙,銷量都是節節攀升。最多的一個銷量直接翻倍,讓報社主編高興的專門跑來感謝了一番宋遠,拍著胸脯保證稿費從優!
這點稿費宋遠也看不上,據倪匡自己說他最多的一年掙了200萬港幣的稿費,可對于千樹來說200萬啥也不是。
宋遠笑著答應下來,轉頭又加大了廣告投放把這稿費又還了回去。這下整個左派的一二十家報紙紛紛夸贊宋遠仁義!
大公報他們開心了,明報他們可都臉黑了。
本來已經沖過了5萬份這個門檻的明報,最近竟然又跌回了4萬7的日銷量。這還是金庸一直在連載他自己的《天龍八部》,《俠客行》也剛開始連載在明報附贈的《東南亞周刊》之上。
這還是好一些的,還有許多報紙干脆銷量直接打了八折,最慘的一個更是直接腰斬!
整個港島就這么大,各家報社也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沒兩天時間這些的來路就被打聽出來了。一聽是宋遠不滿倪匡的攻擊而搞出來的報復,這些報社都麻爪了!
一年好幾億收入的巨頭,每年砸出的廣告費都能買下十家八家報社,這讓人怎么談?頓時這些報社就把矛頭指向了《明報》和倪匡。
特別是倪匡,你招惹誰不行,非要招惹千樹公司?人家已經用通緝令警告過你了,你還不收手繼續罵人?現在可好,不僅僅是你連我們的飯碗都要被砸了!
一群同行圍到了明報報社,要金庸給個說法,誰讓倪匡是明報的編輯呢?
面對同行們的指責,金庸也一陣陣的頭大,十分后悔當初保了倪匡一手。
如今宋遠什么話不說就直接來刨各家報紙的根,這一手反而讓他們沒法防御。有本事大家靠作品說話,看看讀者們到底喜歡誰的?
沉思了一陣金庸對辦公室里的一群同行說道:“各位,事已至此咱們說再多早知當初的話也沒用。依我見咱們還有兩個法子!”
“什么法子?”同行們追問道。
“一是大家一起想辦法,請幾位商業大亨出面說和!不瞞諸位,單單我出馬千樹的宋總未必能給我這個面子!”
“第二就是我們也向千樹學習,組織一批老手照著仿寫。畢竟誰也沒規定只能他們寫修仙、寫洪荒嘛!”
這發出來的金庸也都看了,文筆在他眼里連及格都不一定達標,但那肆意放飛的想象力讓金庸自嘆不如!在看過這些之前,他哪能想到還能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