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同行想來想去也沒更好的辦法,只能按照金庸的說來辦了。即便如此,彼此之間都達成了共識,這個倪匡的稿子不能再要了,惹怒了千樹公司自家這小身板可扛不住。
已經發表了射雕三部曲,金庸在港島已經有了不小的名聲,也有一些華人大亨喜歡他的書。金庸便厚著臉皮找到了港島四大家族中的李家。
這李家可不是后世的李超人家族,而是老一輩的李世鵬家族。和他家相比李超人只能算小輩了。
李世鵬出生于1880年,年齡大一些就到港島闖蕩,創辦了和發成船務,借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了港島頂級富豪。
1918年他的兩個兒子就創辦了東亞銀行,1930年成為港島第一個上市的華資銀行。
和一般人不同,李家的第三代一樣出色。第三代的老大擔任東亞銀行主席,同時還擔任港島市政、立法及行政局“三料”議員;老二則是港島高等法院的首位華人法官;老三則在金融上有天賦,被稱為港島股市之父,69年牽頭成立了“遠東證券交易所”。
金庸找的就是第三代的老三,以前接觸過幾次關系還可以,這位比較欣賞金庸的。
見了李家老三金庸大概說了一遍,希望他能幫忙協調一下千樹,給自己這些人留口飯吃,這讓李老三也有些為難,他和宋遠也不熟啊!
想了一陣他又找到霍先生,給霍先生了一筆低息貸款,請霍先生帶個話給宋遠。
宋遠接到霍先生的傳話后笑了起來:“霍先生,您的面子我不能不給。這樣,如今這已經發出來的肯定不合適就此斷更,要不知道的人要喊我太監了!”
“什么太監?”霍先生奇道。
“就是寫著寫著下面沒有了啊!”宋遠把后世這個老梗也拋了出來。
果然第一次聽說這個梗的霍先生大笑起來:“哈哈,那肯定不能讓名震港島的宋總當太監啊!”
“勞煩您給他們說一下,這幾本書連載完我會考慮讓手下這些寫手換個行業,這樣可行?”宋遠笑道。
霍先生連連點頭,這次宋遠給的面子是真夠大的。
隨后兩人閑聊了一會,霍先生隨口問道:“宋老弟你手下寫的這些書還挺有意思的,作為消遣非常不錯。這些書計劃寫多少字?”
宋遠呵呵一笑:“不一樣,有少有多吧!我記得按大綱最少的那本100多萬字,最多的那本可能有300多萬字?”
霍先生一愣后大笑起來。看來金庸他們要白白求人了。報紙上一天一章2000多字,足夠連載好幾年!
這些報紙還能撐幾年?霍先生表示懷疑。
不過這和自己有什么關系?人家宋遠已經給面子了,誰還能逼他當太監?
霍先生把話傳過去之后,一群報社老板開始絕望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