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后面搞出來的好東西不少,但這個階段還真沒什么讓宋遠心動的。
宋遠想了好一會,旁邊的小野熊二則是一臉的緊張。
“這樣吧,我很認可索尼的創新精神。看著這一點的份上我可以將專利費用降為9%,但貴方需向我公司轉讓錄音機、磁帶這方面的所有技術!”
小野熊二一愣,心里快速盤算起來。
索尼在錄音機上是下過大功夫的,1950年就第一個在日本生產出g型錄音機,主要是供政府部門使用。61年發布的tc777,配備了3磁頭、3電機,是第一款消費級的家用錄音機。
而68年發布的tc50,更是世界上最小最輕的便攜式盒式磁帶錄音機。這款錄音機曾隨著阿波羅10號飛船飛向了太空。
但問題是這錄音機不怎么掙錢啊,如今的錄音機霸主還是荷蘭的飛利浦,索尼的錄音機一年也就能銷售10萬臺左右。而68年全球85家生產商的錄音機的銷量加起來也不過240萬臺,和電視機相比啥也不是!
沉默了一會小野熊二重重一點頭:“8%,我會促成此事!”
宋遠還價:“8.5%,包括貴公司今年所發布的tc50!”
小野熊二一咬牙答應下來:“好!”
回到會議室,兩個人三言兩句定下基調,剩下的細節自然由下面的人慢慢談。
宋遠回到辦公室后忍不住笑了起來。
為什么這么高興?當然是因為tc50了,這款錄音機十分小巧,被譽為索尼的“walkma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隨身聽的雛形!
雖然索尼的walkman是79年才上市的,但這更多的是一個思路問題。相傳索尼的聯合創始人井深大喜歡聽音樂,但每次要拎著錄音機和耳機跑來跑去,于是就向工程師們抱怨這一點,結果工程師們僅花了4個多月就做出了隨身聽。
而根據隨身聽之父黑木靖夫的著作里,寫著隨身聽本來不在索尼的產品序列之中,只是工程師們為了好玩而搞出來的東西。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身聽在我國紅極一時。那時候誰要是有個索尼的隨身聽,特別是帶線控的那種,必然是人群中最靚的仔!
條件差一點的則會選擇起了個“愛華”名字但卻是地道的日本品牌的隨身聽,再窮的就只能選國產貨了!
正是想到這一點,宋遠才決定不惜讓利也要拿下索尼的錄音機技術,搶先把隨身聽搞出來!
雖然已經定下了大方向,但千樹和索尼的談判足足談了一周才敲定了諸多細節問題。隨后宋遠和小野熊二代表雙方公司在協議上簽字。
筆放下一刻宋遠和小野熊二都笑容滿面。小野熊二是想著雖然付出了錄音機技術但降了1.5%,回去也可以交差了。
而宋遠想著錄音機在全球市場上可以賣到80年代,到時候又趕上改革開放在國內還能再繼續賣十幾年,這生意肯定不虧!
等索尼的人一走,宋遠就開始大幅的擴展電子實驗室,升級為了千樹電子研究院,增加了許多人手。
這時港島已經有不少電子行業的人才,宋遠交待黃家營不要怕花錢,高薪挖人來。如今的千樹在港島也是赫赫有名,宋遠更是祭出了符合條件的人才分配房子工作滿十年就歸自己所有這個大招,輕松的就招來大批人才。
招來的人除了研究錄音機、錄像機這些,宋遠又安排下去了一個任務:研究可存儲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