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九零后、零零后可能都沒見過這玩意,在光盤、u盤出現之前數據存儲、交換都是靠它來完成的,原理和磁帶有些相似,都是聚酯薄膜上涂一層磁性材料,再依靠磁頭讀寫數據。
1967年ibm就推出了首張軟盤,能夠儲存80kb的內容但直徑高達32英寸,比一般的電腦顯示器還大。
1976年ibm采用了5.25英寸的軟盤,單個售價390美元。83年索尼推出了3.5英寸、容量為1.44mb的軟盤,自此成為行業標準。
再往后就隨著光盤、u盤等興起,軟盤就逐漸沒落了。
不過搞笑的是有不少政府、公司極端守舊,比如說日本政府2024年才宣布淘汰軟盤,而波音747直到2020年還是利用軟盤來更新導航數據。
再說個冷知識,電腦的硬盤第一個是c盤,是因為a、b兩個盤默認是留給軟盤的。
宋遠同樣是看上了軟盤、軟驅的龐大市場,最初每個軟驅帶上幾張軟盤能賣到三四百美元,而巔峰時全球有50億張軟盤在使用。
這也是數十億美元的龐大市場,宋遠是打定主意要分上一大塊下來。
安排了軟驅和軟盤之后,黃家營又找上來:“宋總,您什么時候去美國?”
宋遠微微一怔:“去美國干什么?”
“不是您說的要去美國見rca的人嗎?”黃家營驚訝的問道。
宋遠想了想說道:“先不去!”
“啊?我還以為您打算把咱們的電視機專利也賣給他們呢!”黃家營有些疑惑。
“賣肯定要賣,但不是現在!”
宋遠便給他解釋起來:“rca現在如日中天,傲慢的很!等索尼把新一代彩色電視機推向市場以后,rca知道厲害了咱們再上門!”
“現在主動上門,他們扔個三瓜倆棗就想打發我們了!”
黃家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宋遠還有一個心思,rca這些年正和ibm死磕,64年ibm剛發布了360系列機,rca就發布了更先進的specta/70系列機,性能和價格都優于ibm。
不過這已經是rca的巔峰了,到了1971年rca就因為負債過重,不得不以4.9億美元出售了整個電腦部門。如果有機會的話宋遠肯定不會放過,在硅谷崛起之前,美國電腦的圣地就在rca所在的普林斯頓。
把這事也記到了待辦事項里,宋遠正在思考后面再干什么,這時秘書送來了一封請帖。
宋遠拆開一看有些奇怪,這娘們怎么來港島了?
原來是德文郡公爵夫人狄波拉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港島,正式給宋遠下了請帖請他下午在半島酒店一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