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不用看了,明天開始更新,預計晚上八點,把前兩天的內容補回來。
(諸位,不用看了,明天開始更新,預計晚上八點,把前兩天的內容補回來。)
(諸位,不用看了,明天開始更新,預計晚上八點,把前兩天的內容補回來。)
我想,現在應該沒有哪個村子會用吃了嗎來打招呼。
這不是一句口頭語,而是有深層的含義,如果說歷史剛有五千年,種地的農民有四千九百六十年吃不飽飯。
一句吃了嗎,也是一句詢問,一般回答都是吃完了,倘若回答說沒吃,那么問話之人可能會邀請沒吃的人回家吃飯。
問吃了嗎,最開始的本意是分享食物,畢竟在吃不飽飯的年代,分享食物是發自肺腑的奉獻。
在咱們這,要飯不一定能要到錢,但是要是討口吃的,絕對能吃到撐。
有些是骨子里的傳承,對于新時代的大多數人來說,可以是窮窮的、廢廢的、懶懶的,唯獨不是壞壞的。
有時候放下心中的成見和戾氣,再看人世間,真的很美好。
媽的,性情了,扯遠了。
馬師傅要了兩碗羊湯,又要了幾個燒餅,我們那叫火燒,有的是咸的,有的里面帶糖。
喝一口羊湯,身體暖暖的,我吃得好一個樂呵,馬師傅突然道:“你知道死的老頭是誰嗎?”
我吸溜羊湯,頭也沒抬道:“誰呀?”
“老頭活著的時候,我碰到了,都得叫一聲二哥,原來是生產隊長,很耿直的一個人。”
“嗯,挺好。”
“我年輕的時候,就是這老頭帶我去過一次不老山,咱們剛要去不老山,老頭死了,你說這是巧合嗎?”
我愣了一下,嘴里的羊雜碎不知道是該咽下去,還是吐出來。
馬師傅繼續道:“走了一道,我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是巧合還是天意呢?”
“師父,要不咱別去了。”
“我也不想去,荒郊野嶺,全是邪祟,可答應人家的事,咱得辦啊。”
“那你為啥答應。”
“還不是我當時嘴賤了,媽了個巴子的,現在后悔也沒用了。”
我看著馬師傅,不知道說什么好。
馬師傅說死的老頭一生耿直,做虎頭鞋的母親,原來是這一帶很厲害的出馬仙,老頭多多少少帶點仙根,但沒往這條路上走。
在馬師傅沒說之前,我沒覺得有什么,馬師傅說了之后,我也感覺這事有點湊巧,心里也開始犯合計。
“師傅,我想知道那老頭和你說什么了。”
“死人怎么說話?”
“我知道你能和亡靈對話,說什么了?”
“沒啥,就嘮會嗑,要走了,和我說幾句。”
憑直覺,我覺得馬師傅在說謊,我也不好點破。
這也就是馬師傅有師娘,有了顧慮,要是孤身一個人的時候,就算是地府,馬師傅也能敢去和小鬼喝幾杯酒。
馬師傅反常的表現,讓我認識到此次進山的兇險。
退堂鼓在我的胸膛內,一刻都沒停止過。
喝完羊湯,馬師傅找了個車回家,開始收拾東西,準備上山。
只是收拾東西的時候,我覺得馬師傅很猶豫。
(后面的先不用看。)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