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字,過兩天再看,腦子瓦特了,寫的東西不滿意。
在家里看了兩天書后,我的內心無比想上山。
相比于在家看書,我更喜歡在山林奔跑。
因為馬師傅的大鞋底子太有勁了。
第三天早晨,馬師傅又把我拉起,我好奇道:“上山嗎?”
“看書。”
我有點不耐煩,試探道:“師父,別看了,咱上山吧。”
“沒看明白就上山,我要死死了,你咋辦?”
“我請全村人吃飯。”
馬師傅瞬間將我拎起,讓我嘗到了一米七以上的空氣,如此香甜。
只是馬師傅只讓我嘗了幾秒,就把我甩向了炕頭。
馬師傅笑道:“要不,我帶你出去溜達一圈去?”
“行,去哪?”
“上車。”
坐上馬師傅的二八大杠,我又問了一句:“師父,咋去哪啊?”
“道士帶狗,天下我有,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去哪?”
“去他媽洗腳按摩。”
馬師傅又開始不正經,騎著二八大杠也離了歪斜,晃晃悠悠騎了四五個小時,我們來到了一個山腳下的村子。
這是個深山中的村子,是一個手機信號都找不到的村子,國家電網確實牛逼,真給村子里通上了電。
村子很小,不超過二十戶人家,所有人家房子和他媽拜把子似的,一家一家破,整不好都是清朝時期蓋的。
順著羊腸小道進入村子,我更加確信這個村子的年代了,因為屋頂都是蘆葦鋪的,上面又摸了一層泥,風干后,就是屋頂。
進入村子,沒發現有人,院子里晾曬的衣服,又證明有人生活。
馬師傅看著我問:“想啥呢?”
“這不是東北人的村子的吧。”
馬師傅一副吃驚的表情道:“你聽過?”
“沒聽過,咱們這沒有這么蓋房子的,咱這山里木頭多,再窮的人家,也能蓋個木頭做屋頂的房子,還能鋪一層瓦片防水,你看這村里的房子,屋頂都是蘆葦扛著泥板,上面用石塊壓著塑料布,連油氈紙都不用。”
“嗯,小伙子行,有點腦子,以后能當個狗頭軍師。”
“村子里怎么沒人啊?”
“估計都睡覺呢。”
“大白天睡覺?一個村的人都睡?”
馬師傅沒搭理我,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了下來,拿出煙點了一支。
“師父,來這干啥啊?”
“你說對了,這些人不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
“闖關東過來的唄。”
“不是,他們可以說是獵人,在這白天看不到人,晚上上山捕獵。”
“捕什么?”
“貓頭鷹。”
這三個字一出來,我瞬間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在傳統觀念中,貓頭鷹是不祥之鳥,因其晝伏夜出,叫聲似啼笑,更被人們稱之為不祥之鳥,有傳說清晨貓頭鷹落在誰家門口的電線桿上,誰家就會出喪事。
在古代,貓頭鷹還被稱之為不孝鳥,古人覺得,貓頭鷹幼鳥在成年時,會啄瞎父母的眼睛食用。
不過這些都是胡說八道。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貓頭鷹還有什么其他作用。
我磕巴道:“師父,他,他們抓貓頭鷹干啥?”
馬師傅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小平房道:“看那,他們給貓頭鷹建的廟。”
“啊?”
“我也沒進去過,他們不讓外人進,聽說里面是貓頭鷹神像,每年這個時候,村里人進山抓貓頭鷹,出來把貓頭鷹的毛貼在神像上,那神像的翅膀,都是無數個貓頭鷹翅膀拼起來的。”
“那咱們來這干啥呀?”
“去不老山,得從這進去,等過一會碰到人了,打聽一下進山的路好不好走,有沒有啥怪事。”
“還怪事呢,把貓頭鷹當神像更奇怪。”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