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樓空。
緊閉的門扉不再留有曾經主人的痕跡。
書生從鄰居大娘口中得知,他們進都城投奔未來親家,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把本以為會看到圓滿結局的觀眾打了個措手不及。
“說好的三年抱倆呢?”
“投訴,把我要的壁咚強吻還回來!”
“嘖,你倒是讓女主出現一下子啊。”
葉寒略帶沙啞的聲線,此刻充滿了無盡的惆悵。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
他的聲音在這一刻微微顫抖,仿佛是在努力克制著內心翻涌的情感。
“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你一生的了解~”
最后一句,爆發式的高音將情緒引到了最高點,所有的遺憾與后悔都在同一時間傾瀉而出。
聽得人心里空落落的,心里像是被戳開了一個大洞,只剩下一片荒蕪和寂寥。
那天青石板街,你遙遙相送。
我遠望你倩影,天地間只剩你一抹色彩。
直到你垂眸淺笑,消散于人群。
不知不覺,眼里已噙滿了淚水。
原來,我們的結局早已寫好。
這世間的緣起緣滅大概都如此,相遇相知,相離相別。
無外乎誰走得早一點,走得果決一些。
好的故事總是推己及人。
演繹到這里,想初戀的想初戀,念前任的念前任,都開始了各司其職的懷戀。
原本還熱情高漲的《國韻》錄制現場,已是一片愁云慘淡,烏云壓頂。
誰讓葉寒唱得這么悲情!
當然,該夸的還是要夸。
不知道為什么,聽葉寒唱這首《蘭亭序》,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詞。
行云流水!
這成語往往用來形容書法藝術。
可放在這首歌上面,似乎也十分貼合。
恰到好處的氣息延長和微妙的顫音結合,讓書法筆觸的流動感轉化為聽覺效果。
以聲繪形!
氣息如流水般細膩,音韻如云朵般輕盈。
音樂成了語言的表達,或悲或喜都蘊含其中,極強的感染力調動著他們的情緒,心神為之牽引,極具龍國風色彩。
藝術品啊!
經歷了一波情感爆發之后,演唱又進入了第二部分。
哦吼,還沒完。
還特娘的轉視角了!
“人雁南飛,轉身一瞥你噙淚。”
“掬一把月,手攬回憶怎么睡。”
“又怎么會,心事密縫繡花鞋針針怨懟。”
“若花怨蝶,你會怨著誰~”
少女憑欄獨望,似乎想透過鱗次櫛比的房屋看見心上人的身影。
只可惜,在這俗世中,他們渺如塵煙。
她等啊等,盼啊盼,滿腔的歡喜變成失望,曾經天真的眉眼中也帶上了愁怨。
直到——一紙婚約。
手中的文稿變成了針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了成婚,她必須親手縫制自己的婚服。
她一針一針縫進自己的不甘與怨懟,因他的懦弱,為自己的癡迷。
舉家搬遷那一天,她將二人曾經寫下的《蘭亭集序》留在了屋內。
就當是與過去訣別。
最后摸了摸那老舊的門扉,她坐上了馬車,一去不回頭。
歌聲變得更加悲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