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郎還在徐徐鋪墊。
“早就聽過龍國傳統民樂的美名,今天一看,果然不同凡響,不過么,此次的音樂會似乎有些名不副實...”
見連毅的氣場已經發生了細微的轉變,他也不裝了:
“交流交流,需得有來有往,我們的表演固然精彩,可缺少了一些有來有往的互動,總讓人覺得缺了些什么,不如我們龍島雙方的音樂家們共同合奏一首樂曲,來為今天的音樂會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如何?”
合奏?
你他娘怎么不早說!
原來是在這等著他們呢。
事發突然,事前全然沒有任何準備。
如果貿然答應,只會造成出丑的局面。
但對方已然早做好了準備,好幾臺攝像機已經偷偷對準了他們所在的方向。
騎虎難下。
連毅剛要張嘴,太一郎搶著開口。
“您放心,為了確保音樂會順利結束,時間已經向后推遲了半個小時,我們還會預留十五分鐘的時間任貴國熟悉曲譜,曲子也是國際著名的樂曲《撒旦王故事》,對貴國的優秀的音樂家們來說,應該完全不是問題!”
多善良啊!
各方面都替他們考慮到了。
生怕他能找個借口搪塞過去。
要是他拒絕,島國就有了抨擊他們的把柄。
看來這圈套不跳都不行了。
連毅深吸一口氣,笑容不變:“太一郎部長,龍國有句古話,私以為非常適合你。”
他側過身體,不讓鏡頭拍到自己的臉。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太一郎聽得很懵。
一旁的翻譯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他被對方的表情誤導還以為是夸自己的話。
得意之下,連連點頭。
“是!是!您說得對!”
連毅這才稍解了點怒火,真心笑了。
看看,他被我罵了還要謝我呢!
民樂組眾人剛結束表演,還來不及高興,就聽到了這么一個狀況之外的消息。
“靠,他們心也太黑了吧!《撒旦王故事》明顯更適合管弦演奏,這不純為難我們嗎!”
揚琴演奏家胡奇第一個站了起來。
“演奏是不難,但風格確實跟我們民樂不符,很容易落下風。”
“明顯西洋樂的調調啊!咱把二胡拉起飛也拉不過人家小提琴的。”
二胡演奏家沈飛面露苦澀。
《撒旦王故事》是同名歌劇《撒旦王故事》第三幕的復仇場景配樂,通過模仿野蜂振動翅膀的頻率,營造出緊張又刺激的音樂畫面,是典型的古典音樂炫技經典。
他們可以彈。
但由于樂器受限,跟上對方的節奏已是不易,更不用談超越了。
而太一郎安排這個環節的目的,美其名曰“交流”,實則就是為了壓龍國民樂一頭。
“沒辦法了,只能硬上了。”
傅慶城沉吟道,決定破釜沉舟。
在一旁聽完全部的葉寒默默問了個問題:“這個《撒旦王故事》,是不是還有個別名啊?”
“對,叫《野蜂狂舞》。”
艾瑪,早說不就完了嗎!
和內什么《野蜂飛舞》的區別應該不大吧?
“我有個主意!”
眾人的視線紛紛被葉寒吸引。
“這出戲的關鍵點在于——”
只見他看向號稱龍國嗩吶第一人的王青中老師。
“嗩吶!”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