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上的人送了食盒過來就走了,王嬤嬤和沈江霖一起看到了今日的飯食,頓時臉色也不好看起來。
這就是王嬤嬤不樂意沈江霖搬出主院的原因。
主院里別的不說,就是這飯食,沒有敢不長眼往沈江霖這里送差的,畢竟就在當家主母眼皮子底下,稍有不慎就會被發現。
如今倒是好了,打量著沈江霖在偏僻小院住著,這灶上的人就開始怠慢起來了。
一開始剛搬進來的時候,沈府的當家主子都對這里很是關注,大廚房那邊魏氏也是有安排的,所以前幾日尚可,這兩日已經開始伙食一日不如一日了,正好前段時間大魚大肉吃多了,換換清淡的,沈江霖并不排斥,便也沒說。
沒想到,會做的如此過分。
王嬤嬤氣的臉都漲紅了,這飯菜,別說是給霖哥兒吃了,就是府里幾個得臉的婆子丫鬟都吃的比這個好!
哪怕以前他們主仆幾人也是伏小做低,但是那是在魏氏這個當家主母面前,是應當的,現在卻連幾個灶上的奴才都欺上頭了,真是豈有此理!
“我,我找他們去!”王嬤嬤知道這事不能就這么算了,有一就有二,若是今天忍了,往后霖哥兒豈不是天天要受這欺負?
屋里當值的小丫鬟翠柳看王嬤嬤要帶著她們幾個小丫鬟去找灶上的麻煩,本能地退后了兩步,愁眉苦臉道:“王嬤嬤,上次奴婢去灶上拿早食的時候,他們就說要先給其他房里做,若是想要先做咱們得,還得另外給錢……咱就是去了,也不好使啊……”
翠柳和王嬤嬤是一直在沈江霖身邊伺候的人,以前并未被灶上的人刁難過,但是新調過來的小丫鬟黃鸝卻是以前就在灶上做過活計的,連忙勸道:“府里掌勺的大師傅,除了給主院和松林草堂那邊都是最上等的食材,其他院子里都是按照份例點的菜單子,若按照今日點的菜單子,菜是沒上錯的,就是東西……差了點。”
榮安侯府內,一共兩個大廚房,一個小廚房,小廚房請的南邊擅長做素齋的大師傅,常年給老太太房里做素食,其他一概不管;另外兩個大廚房,一個是給主子們做飯食的,一個是專門給下人們做飯食的。
給下人做飯,用的都是便宜的菜色,榮安侯府算得上寬和,冬日時節每三日吃一頓白崧炒肉片,在同是下人身上,就不要想炸出幾滴油了。
所以在給主子們做飯的大廚房里,這是油水最豐的地方,所有人都削尖了腦袋往里擠,黃鸝原叫小花,從灶上調到沈江霖身邊,心里還老大不樂意,后來她老子娘告訴她,能拿一吊銀子一個月的月例,心里才轉悲為喜起來。
黃鸝如今成了沈江霖身邊的一等丫鬟,有心賣弄她之前在大廚房里的見聞,所以便細細講了起來,等聽完之后,沈江霖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侯府的主子每個人每天的配額都是有限定的,比如沈江霖,每日有一斤羊肉,一斤豬肉,半只雞,半只鴨這四樣肉食里取其二,雞蛋一斤,魚一尾,一等白米一斤,上等面粉一斤,各種時令蔬菜、瓜果若干,這些要看底下莊子上送來的數量,由魏氏統一裁奪分配。
一般大廚房每日都會將這些食材采買過來,沈江霖自己吃也好,吃不完賞人也可以,但那是在大廚房那邊得臉的主子,那邊人才會畢恭畢敬地對待。
譬如葉姨娘,在沈侯爺那邊如此得寵,就沒有不開眼的人敢在葉姨娘頭上動土,當然葉姨娘出手也闊綽,府里的定例就這么點,偶爾她想吃點其他什么新鮮東西或是菜式了,便會給錢讓大廚房里單做了給她送過去。
“咱們清風苑立門戶這么多天了,一次菜也沒點過,這是灶上的師傅給您提個醒呢!”
黃鸝嗓音脆生生的,當時調到沈江霖院子里要重新改名,沈江霖見著旁邊的翠柳,就隨口賜名“黃鸝”,只是如今這聲音聽在耳朵里卻是有些刺耳。
沈江霖聽懂了。
就是因為沒有單獨點菜,大廚房做什么他吃什么,導致他們那邊沒有額外油水可撈了,所以今天是來“敲山震虎”來了。
王嬤嬤也聽明白了,厚厚的嘴唇皮子哆嗦著,只有翠柳那個傻丫頭聽了個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問沈江霖:“二少爺,那,咱也點兩個菜?”
王嬤嬤狠狠瞪了翠柳一眼,嚇得翠柳縮了縮腦袋,不敢再言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