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每次巡山,所有人都會幫著采很多山貨。
四月份,刺嫩芽出來了,在一處山坡上,他們發現了一大片刺嫩芽樹。
為啥叫刺嫩芽?
因為樹上有刺。
為什么這玩意很貴?
因為樹上有刺不好摘,全都長在樹尖兒上。
但是這些難不住六班的人。
他們有人帶著一根前端有鉤子的棍子,在樹下一勾,就下來了。
這東西生吃、涼拌、生炒,蒸釀都好吃。
還有人家用來和玉米面和在一起,貼餅子。
但是在東北這邊,吃的方法最多的,就是蘸醬!
東北一切皆可蘸。
老瘸子說會做大醬,但是今年已經晚了,隋忠良答應他,回頭等秋天了,去其他大隊換點兒黃豆回來。
這片刺能芽林子,太大了。
所有人的背簍都裝滿了,還有那么多。
隋忠良喊道:“今天夠了,明天直接過來!”
“好!”大家答應了一聲。
沒有再繼續巡山,開始往回走。
幸好發現的地方,距離營地不算遠,幾個小時就能走到。
回到營地的時候,天還沒黑。
第一頓刺嫩芽,必須自己人先嘗鮮。
老瘸子很會做,洗干凈,用鹽腌了一下,拌了點兒野蔥野蒜,澆上一點點醬油炸的熱油,吃得一幫大小伙子,連肉都不搶了。
江森和王海洋也是如此。
尤其是王海洋,從來沒吃過,一邊吃,一邊問:“這樹芽兒這么好吃呢?”
“不是樹芽兒,是刺嫩芽兒!”有人糾正他。
“刺嫩芽兒不是樹芽兒嗎?”
“是……吧!”
“那不就得了!好吃!”
“哈哈……”
吃過飯后,江森和王海洋整理山貨。
五麻袋干蘑菇,一麻袋松子,再加上沒吃完的兩背簍的刺嫩芽兒。
貌似兩人拿不下去啊!
兩人正在犯愁,隋忠良過來了,坐到兩人身邊。
王海洋掏出煙,每人點了一顆。
“你們兩個弄不下去。”
江森撓撓頭,“班長,有沒有什么辦法,一次能多帶點兒下去?”
隋忠良笑了,“去場部,給我帶點兒燒刀子回來,我就告訴你!”
江森說:“那必須的啊!就算不告訴我,只要去場部,燒刀子少不了!”
“聽說過滑竿兒嗎?”
這個江森還真知道。
泰山上,兩個挑夫扛著兩根竹竿,中間是一把椅子。
有游客累了,就花點兒錢,讓人把他們抬下去。
這個東西,就叫滑竿兒。
只是,兩人扛著滑竿兒下去,貌似也不行。
畢竟這里和泰山不一樣,沒有臺階,有些地方,還要跳過去,從樹林里繞過去。
“我說的不是你們知道的那種滑竿兒!”隋忠良撿了一截樹枝掰斷,就在地上開始畫,“有點兒和我們這邊的爬犁有些像,不過是一個人在前面拖,一個人在后面拉著,中間用繩子,捆住幾根木棍兒,兩邊再來兩根固定,哎!有點兒像是過去人做的沒棚兒的轎子,懂了嗎?”
“哦,可以可以!”
江森和王海洋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