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十分,路上出現了一個出隊。
沒錯,就是車隊。
打頭的是輛伏爾加小轎車,后面跟著四輛小卡車,跟江森買的差不多,有新有舊。
江森和胡志清站在門口,等著車隊停下。
茍富貴從伏爾加窗戶探出頭對他們揮手。
“兄兄弟,我,我來了!”
茍富貴下了車,后面車上的人也跟著下來了。
十來個人,全都是年輕小伙子,穿著白背心,黑褲子,就跟打著燈籠告訴人家,他們是黑社會似的。
江森看到歌舞廳看門的那個小伙子了,跟茍富貴坐在同一輛車上,從駕駛位下來。
茍富貴說:“看看,他他他們,怎……么樣?”
江森點頭,“不錯!走,先回去再說!”
胡志清進去拿了老板做好的菜,結了賬。
江森開車,茍富貴非要跟他坐一輛車,胡志清坐在后排。
茍富貴從窗口揮手,“跟,跟上!”
一溜車隊朝大灣頭村方向開去,陣仗很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就連餐館老板都站在門口,目送他們走遠了,心里樂開花了,哼著歌兒回去了。
到了漁村,車隊在上面岔路旁邊的空地停了,一行十幾……二十多人,步行進了漁村。
大灣頭村什么時候一下子這么熱鬧過。
家家戶戶都有人過來大山子家看熱鬧。
老太太給他們騰地方,打過招呼就進了屋子里。
李旺阿爺笑呵呵地站在外面,拿著李旺給他的香煙發著,還說著什么話。
鄰居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最小的,看年紀也有五十多歲。
他們看著這些大小伙子,眼睛里都是歡喜。
村里的年輕人太少了。
還有幾個孩子,也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留下來的,過年才能回來看一眼。
做飯的事情,輪不到胡志清、魏三和刀疤他們了,全都被茍富貴帶來的人包了。
再加上江森從餐館打包回來的七八個菜,在村子中間寬敞的地方擺了好幾桌。
李旺和大山子加上李旺阿爺,把村里的人都喊來了才坐滿。
人,真的很少。
魏三數了一下,偷摸跟江森說:“江大哥,村兒里人真少,除了幾個來不了把飯菜送過去的,也就三十多人。”
來的人都快趕上村里人多了。
江森說:“要是這里發展不起來,人會更少,總有一天,這里就廢棄了。”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前世的時候,旅游頻道放過紀錄片,專門記錄海邊兒、海島上的無人村的。
整個村子,房屋空置,爬滿了綠植,成了海鳥的棲息地。
只要有一絲機會改善,這些人都能把家底翻出來交給你。
江森無疑,被當成了這個人。
他頓感壓力巨大。
是不是大話說早了?
這頓飯,比過年都熱鬧,還有茍富貴帶來的成箱的酒。
男人們都喝多了。
女人們也都吃得心滿意足。
大山子阿嫲周圍圍著很多老太太,她們吃好了,就坐到一旁閑聊,看著這些男人喝酒。
李旺阿爺也跟人說得滿面紅光,似乎身子骨也跟之前江森他們看到的不一樣了。
怎么說呢?
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種精神狀態。
茍富貴跟江森坐在一起,看著另一桌刀疤跟他帶來的人已經混熟,開始拼酒,他開始跟江森說正事兒。
“這,這些人,水水水性,都……好!出出海……也,也不在,話下!只只只要,有……船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