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森集團公司要招人,還沒把招人的廣告貼出去,得到消息的各路人馬就開始托人遞話過來了。
茍富貴:“孫孫家,知知道……不?找找我,我爸,他他家,有有個姑姑……娘,二……十,問問問,秘秘書,她她想……干!”
方子豪:“趙叔有個什么親戚,現在十八還是十九來著,高中畢業的,想干秘書,看看,行不?”
不止他們兩個,就連主管街道主任都有人送禮求幫忙。
還有轄區的一些單位,幾乎都有人七拐八拐找到關系來詢問。
江森頭都大了。
這都是關系戶啊,要誰不要誰都得罪人。
“怎么辦?”江森問胡志清。
胡志清也頭疼,“我教授今天還給我打電話,問公司能不能安排個人進來。”
“你教授介紹的人?是什么人?”
“也算是同行吧!從國外回來的,女兒在國外上的學。”
“……”
江森半天沒說話,他怕把人搞進來,自己壓不住。
畢竟自己幾斤幾兩重還是很清楚的。
可要是只招普通人,又怕意識和思想跟不上自己。
但他又偏向于大學生,畢竟王建國、胡志清、大山子的例子擺在那里。
“這樣!”江森想了好一會兒才又開口,“你跟你教授說,先不要放口風出去,找個機會,我們請他吃頓飯,讓他把他想推薦的學生都帶來,我們側面了解一下再說,順便你自己認為可以用的同學朋友什么的,一起請來。”
“好主意啊!”胡志清眼睛一亮,“同學里有不少知青,雖然不是北大荒出來的,但都吃過苦,也都很能干!”
事情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下來。
順便,他也把大山子喊了回來,增加一下知青聚會的真實性。
江森本以為,也就七八個人多說了,沒想到,到了約好的周末,他到了飯店一看,好家伙,足足有十六七個,比他猜測的多了一倍!
其中兩位花白頭發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其他人幾乎都圍在兩人身邊。
胡志清把江森引薦了一下,介紹的時候,并沒有說江森是江森集團的老板,只是說跟他一起在北大荒的知青。
大家“小江!小江!”的叫著,根本就沒人記住“江森”這個名字。
這也是胡志清故意而為之。
兩位教授,其中一位姓齊,是胡志清爺爺的學生,也是幫他們找了關系租到房地產公司地點的那位。
另一位姓楚,就是胡志清說的,從國外回來的那位。
兩人都可以算是胡志清爺爺的得意門生。
“小江啊,他們幾個都是知青,那個是云南的,那個是湖南的,那個是廣西的,還有幾個就在廣東,這里面只有小胡和小李是北大荒的!哈哈……”
齊教授很善談,一直說個不停。
“還有楚翹,要不是老楚當年出國,她說不定也是你們中的一員了!”
“哈哈……”
楚教授感慨地嘆了口氣,“誰能想到啊,當年出國交流,一出去就回不來了,感謝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政策一下來,我就立刻帶著家人回來了,楚翹從小在國外長大,回來后,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祖國的溫暖,和風土人情!不然,連自己是中國人都忘記了!”
江森看了眼那位叫楚翹的姑娘。
穿著尖領花襯衫,醬紅色喇叭褲,大波浪的長發,在現在這個年代,屬于時尚最前沿的存在。
桌上幾位男士的眼睛,不時就往她身上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