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這院子只進不出,剛才出去了的都給本福晉找回來,剛剛才進來的也別想著再出去了,都給本福晉老老實實的呆著。”秀玉吩咐道。
她雖然不知道時疫到底是什么病,在她原本那個時代又叫什么什么,可她知道但凡跟疫字沾邊兒的病,那都是傳染力極強的病,這種病,最怕的就是被傳播。
她現在只慶幸胤禛沒有到外地去辦差,他要是在外地病了,當地的大夫能不能診出她這病是時疫都不一定,就算診出來了,在外地缺醫少藥的,他又怎么能得到最好的救治呢
“王爺上次換下來的衣服都給本福晉找出來,就在這院子外頭給本福晉放上柴,架上鍋,把這些東西都放鍋里煮。”
這東西如果是在現代,那肯定是燒掉更省事,畢竟這不是穿不了的舊衣,是染了病菌的衣物。可這是在大清朝,秀玉實在不知道在這兒這些衣物能不能燒,也只能煮了。
還煩請你們一位出去一位,教一教本福晉的大丫頭,你們去疫區時都是如何防護的,比如如何遮住口鼻,如何清洗雙手等。
她是不可能因為胤禛病這一次就去研制口罩和手套的,一是時間不等人根本來不及,一是這個舉動難免會引起皇帝的注意,她可想做這種冒險的事。
可這病又的確需要防護,她也只能蕭規曹隨了。
胤禛得了時疫,這事只要蘇培盛的小徒弟一進宮皇帝肯定是立馬就會知道了,她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事都已經吩咐下去了,現在就要看皇帝得知此事之后會是什么反應了。
皇帝的反應比她想的要大,端看院判來的這么快就知道皇帝有多重視這個事了。
到了這時候秀玉才知道,他們的防護就是事前喝一碗特制的中藥。
這藥的成分是什么秀玉不知道,不過它既然能被端到秀玉面前,那應該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她吩咐架的鍋是架上了,不過這鍋還沒煮上衣服呢,先煮上藥了。
這樣要怎么起了了防護的作用呢,秀玉想了想,決定還是要用什么東西讓大家都遮擋住口鼻才好。
要說蘇培盛這小徒弟還真是個有眼色又有膽色的,他是知道胤禛得的這個病是會傳染的,要是換了別人,就是不跑得遠遠的,最起碼這個院子他們是不敢再接近的。
他卻不一樣,他回府之后就站在這院子外頭,別人喊他他也不搭理,就盯著他師傅看。
他站的位置也挺好,不遠不近的,剛好是這院子里的人跟她他說話他能聽清楚的距離。
這會兒秀玉要吩咐人去做什么,由他來傳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口罩和手套她是做不出來了,讓針線上的人將棉布裁剪成適當的大小遮住口鼻還是可以的。
至于要裁剪成什么樣式,她也想了想,最后決定讓蘇培盛的小徒弟去找高福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