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這次還真猜錯了,太子誰那兒都沒去,他去瞧三格格去了。
太子妃自從三格格出事之后就時刻關注著她那邊的消息,因此太子去了三格格那兒這事她知道的比平日要快多了。
太子的確算不上是個好夫君,可她對孩子是真不錯,尤其是三格格,他子女不少,還真沒誰能越過三格格去。
端看他給那一太監的那一腳就知道了,那小太監沒個十天半月是下不了床的,當然他就算傷好了也不可能再在毓慶宮當差了,至于他回了內務府之后會如何,那跟她就沒有關系了,能留他一條命,已經是她最大的仁慈了。
太子妃睡前還在想著看在他去看了女兒的份上,這次別氣太久,他再來上幾回就讓他進來好了,等她起來之后這個念頭就被她打消了,倒不是因為太子又做了什么,只是因為那庶子在被罰跪的時候偷懶了罷了。
她是不會讓人去守著那庶子,可這不代表她真就收不到那邊的消息了,既然是太子讓他這庶子回自個人屋子去跪著的,那她遷怒太子也是理所應當的不是,太子想進她的屋子,就看他什么時候能讓她高興了。
最開始的幾日太子是日日都來太子妃這兒看看,后來就變成日來這兒看看,最后他干脆就不來了。
太子不再到太子妃這兒來不是因為他厭煩了,而是因為他又忙起來了。
近來皇帝身子不爽,丟給太子辦的事自然就愈發的多了,太子每次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就開始慶幸太子妃給四弟妹補了一份禮,要是她不補這禮,;老四大概對他還是愛答不理的,那他就真的忙得連用膳的時間都沒有了。
雖然有胤禛和胤祥幫忙,太子還是心浮氣躁的不行,讓他心煩的倒不是這些政務,他是因為皇帝說要免稅賦才心煩的。
但凡是有地方遭災皇帝都會下令免了當地的稅賦,可每年會遭災的其實也就只有那些地方,每年要免多少稅賦其實都是有數的。就算是超過,那也超不了多少,從別的地方挪些銀子補上便是了。、
這回可不一樣,皇帝的意思是不管有沒有災都免稅賦,好在他提議的是每五年免這么一次,要是年年都免,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他其實也能猜到皇帝為什么這個時候提出要免去賦稅,一是因為他想著先免了賦稅百姓們就算真遭災了也不至于那么苦,二是因為他就快六十歲了。
皇帝六十歲,那必是要大辦的,皇帝這個時候免了賦稅,那個時候剛好見到成效,百姓們要歌功頌德也剛好有了個由頭不是。
他辦事,是他一句話他手底下的人跑斷腿,皇帝辦事,是皇帝一句話,他們這些皇子跑斷腿。
這腿他不是不能跑,他只是不想他這邊都萬事俱備了,皇帝那邊卻又改主意了,所以這事在皇帝正式決定之前還有得討論呢。
對皇帝的這個決定有異議的可不止他,還有老四。
老四現如今已經成了戶部的常客,討債王爺這個頭銜他是摘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