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他自己都說還好現在他已經是親王了,要是他還是阿哥的時候這個頭銜就落到他頭上,群臣們還能把討債阿哥改成討債王爺,百姓們叫習慣了可就不好改了,到時候他究竟是阿哥還是王爺還真就說不清楚了。
要免賦稅,也就是說宮里要是銀子不夠使了,那就得動國庫里的銀子。
國庫里的銀子從哪里來呢,從雍親王那兒來。這雖然只是一句戲言,可也不能說這話就完全是錯的,畢竟朝臣們總有個銀子不湊手的時候,既然戶部能借,那為什么不借呢,戶部可不想別的地方,從這兒借銀子不收利錢,只有這兒才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呢。
好在皇帝是個能聽的進去勸諫的,要是只有太子一個人勸他,他大概一句話就能將太子駁斥得啞口無言,這回是皇子們和大臣們都跟他商議這事,這,他就不得不再思量思量了不是。
這事討論來討論去,最后讓步的還是皇帝,他將三年一免的稅賦改成了五年,如此,這事才算是真定下了。
若說之前太子只是猜測皇帝想要的是民心,過完年之后皇帝的一個舉動就將他的猜測變成了現實。
皇帝在正月里給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賜下了胙肉和醴酒,這在百姓們看來的確是天大的恩賜,在太子看來卻有另一層含義。
皇帝富有四海,他想賜什么東西給百姓都行,糧食也罷,金銀也好,哪一樣不必賜下這兩樣東西來得更實在。
這肉是祈福時用的,祈福完畢后這東西是要吃完不那能剩下的。百姓們收到這東西,只會覺得榮耀非常,太子卻覺得皇帝這是想沾一沾那些老人的福氣呢。
皇帝就快六十歲了,百姓中只有年滿六十者才能收到這份賞賜,這不就剛好對上了嗎
這會兒他才明白老八為何如此大膽,敢將那王姓道士的小道童留在自己府里。
這小道童能跟著那王姓道士一起進八貝勒府,想來他必是那老道士一手帶大的,就算他不是那老道士的衣缽傳人,他也必定是跟那老道士學了幾手的。
但凡是皇帝就沒人不想長生不老的,汗阿瑪也不例外,這小道童雖然比不上他師傅,想來還是有些保命的本事的,這些本事里說不定就有能讓人長生不老的,那老八把他留下可就不是過而是功了。
汗阿瑪現在只是賜給年滿六十的老人東西,等他過了六十歲的生辰,怕是年滿七十的老人也能得到這份賞賜了,到時候這小道童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皇帝免了賦稅,便想著去外頭看看百姓們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有所改善,就又把這差事派給了胤禩。
太子原本以為皇帝這次出遠門是不會帶他的,都做好了監國的準備了,結果這回去熱河的名單里頭竟然有他的名字,太子驚訝之余又有些不解,他上次就是在熱河出了事,按說汗阿瑪不會再讓他去熱河了才對,怎么又把他給帶上了呢
要是從前他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立馬就會回毓慶宮找他的幕僚,這回他也立馬就回毓慶宮去了,不過他這回要找的人不是他的幕僚,而是太子妃。
他已經有一段時日沒能進太子妃的房門了,他想著這應該是一個機會,就厚著臉皮去試了試,結果他還真沒猜錯,這回果然沒人再攔著他進太子妃的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