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禎有了封賞,他的兄弟們自然也是不能落下的。
他們雖然沒有軍功,差事也還是要由有的。
七阿哥得了正黃旗,十阿哥得了正白旗,十二阿哥得了正藍旗滿蒙漢三旗事務的分理之權,如此,那些眼紅胤禎的人也顧不上眼紅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這火真的燒到了他們身上,那就不好了不是。
胤禎之前留在西寧,是為了視師,時隔數月視師成了駐師,他就是想回來也回不來了。
視師和駐師,別看這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它們的差別卻是極大的。
視師,重在視,駐師,重在駐。
胤禎上戰場之前以為他這個大將軍王每日的所思所想就應該是仗要如何打,直到他獲封撫遠大將軍之后,他才知道大將軍這三個字意味著什么。
在戰場上決策指揮的人是他,下了戰場,人員的調度,布防甚至是后勤都得由他這個大將軍親自管。
他也是現在才明白為何他每次在四哥忙的時候去找他,他都是那幅表情了,依著四哥的性子,那種時候沒有像趕蒼蠅似的趕他,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
和四哥相比,他找八哥的次數就更多了。八哥忙起來的時候和四哥比也差不了多少,他可比四哥好說話得多。
別說趕他了,他只要不是真的忙得連說幾句話的時間門都沒有,總還是會搭理他的。
現在想來,原來他們兄弟里頭最不容易的人就是八哥呀。
他們只要辦好了汗阿瑪給的差事,那自然是該封賞就封賞的,八哥從前也沒少幫汗阿瑪辦差事,到頭來卻落得了個那樣的下場。
要是從前,他說不定還真會仗著身上有軍功了就跑到汗阿瑪面前給他八哥求情,現在嘛,他的這幾場大大小小的仗也不是白打的,他也知道要曲線救國了。
他雖然不能幫八哥求情,可他可以求八哥幫忙辦事呀,只要事情辦成了,他再特意漏出點兒破綻讓汗阿瑪查一查,他又豈會查不到這件事八哥也是出了力的。
要幫八哥,這件事是什么事就得選好。
最好不打也不小,但又要夠重要,夠急迫。
這件事很快就選好了,那就是說服青海的大小部落,出兵一起護送歸藏。
其實大家都知道朝廷讓青海的各個部落參與到此事之中,為的就是讓各個部落間門能和平相處。
和這次打過來的準噶爾相比,青海個部落間門的爭斗就成了小打小鬧,他們其實也是明白這種時候須得一致對外的,可就是抹不開臉來做這服軟的第一個人。
這種時候就得由他這個撫遠大將軍來給他們遞個臺階下了。
可他最不擅長的就是勸人,這種時候,可不就該他那八哥出場了嗎
這會兒他又開始慶幸他在打了第一場敗仗之后就讓人給雍親王府送去過信,如此,他這會兒再讓人送信回去也不會顯得太奇怪,太突然了。
至于四哥不肯把這封信交給他八哥這種可能他壓根兒就沒想過,這是大事,他相信他四哥不可能這么不分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