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信的確是在該到胤禩手上的時候到了胤禩手上。
胤禎為了送這封信,還是像他每次寫信的時候那樣,寫了兩封信,只不必過這一次那另一封信不是給德妃的,是給胤禩的就是了。
雍親王府也收到了好幾回胤禎讓人送來的信了,可真要說給胤禎回信,不管是雍親王府的男主人還是雍親王府的女主人都沒想過。
為了掩人耳目,這信還真得從雍親王府送出去,就因為這事,胤禩這才又登了雍親王府的門。
那信上寫了什么除了胤禩和胤禎還真沒人知道。
胤禎手下的副將參將們只知道他們的大將軍收到了雍親王府送來的信之后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那哪里是咋在勸人去送人呀,那簡直就是哪怕胤禎笑著讓他們去送命,他們也會點頭笑著答應呀。
既然送命都行,那送個人也就更可以了。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呢,這事就這么解決了。
康熙五十九年,皇帝下令讓胤禎率領軍隊移師到了穆魯斯烏蘇,從這天開始,胤禎便沒再往雍親王府送過信了。
其實就算胤禎再往雍親王府送信,除非還是像護送這種大事,不然胤禛是不會再理會他的了。
他不理會,不是因為不想理會,而是他實在無暇理會了。
因為皇帝最近已經接到了不知道多少折子,折子上寫的都是他們那兒已經許久未下雨了。
許久未下雨意味著什么他們都是知道的,這個時節,不下雨就以為這腰鬧旱災,要是還不下雨,那就意味著所有的農作物都無法成活,這可是不是鬧災,而是鬧饑荒了。
就算是鬧災,那也是有范圍且有程度上的不同的。
只要還有東西可吃,那就不會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
鬧饑荒可不一樣,鬧饑荒,到了最后可真就是無東西可恥了。
就算朝廷一邊從京中撥糧一邊從路上征糧,就怕遠水解不了近渴呀。
求雨,是真的勢在必行了。
不過天子求雨跟尋常人求雨自然是不同的,天子求雨,即不用沐浴更衣,也不用開壇做法,只需要跟老天爺說幾句話便可。
畢竟皇帝是真龍天子,他堅信天上的神佛們是能聽見他的話的。
皇帝這雨是五月求的,雨是六月下的。
下雨了,百姓們自然是歡欣鼓舞的。畢竟雨不僅能滋養大地,還能潤澤萬物不是。
身在這朝代的所有人里大概就只有秀玉一個人閑來無事時會想,如果真這雨真是皇帝求來的,那為什么五月求的,六月才下呢
不過這雨來了終究是件好事,秀玉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沒有也不敢把她這個想法說出來就是了。
盡管如此,陜西在這場雨下過之后不久還是鬧起饑荒,幸虧朝廷早有準備,一邊從京中撥糧,一邊從河南調糧食送到陜西,這才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