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再次收到他那十四弟讓人送來的信時是在萬壽節的前幾日。
胤禎此次照例讓人送來的兩封信,一封是給他這個四哥的,一封是給德妃娘娘的請安折子。
適逢汗阿瑪在位六十一年,又是他六十九歲的大壽,他人回不來,禮卻是要回來的。
負責護送壽禮回來的人是他手底下的一個叫鄂倫岱的。
胤禎的信送到了,禮也送到了,送禮之人自然也跟著到了。
這人不是京官,在京城自然是沒有舊宅子的,他也不好去親朋舊故家中借宿,最后還是胤禛幫他找的住的地方。
要不是這人是他那十四弟信得過的人,看著也還算老實,胤禛其實是不會管這事的,他現在實在是忙,這事也不是他親自去辦的,他只是吩咐了高福一聲罷了。
前幾年的萬壽節都是胤禩在負責辦理的具體事宜,今年這事偏偏就落在了他身上,他不忙那他真是怪了。
從前他看胤禩辦這萬壽節時還能抽出空來去做旁的事,便以為這萬壽節沒什么難辦的,直到他接手了這事,他才知道這事大事上不難辦,難就難在那些細枝末節的小事上。
他原本也沒想要做什么大的變更,現在好了,他也只能蕭規曹隨了。
萬壽節,自然是要辦千叟宴的,這宴雖然名為千叟宴,但真的來給皇帝祝壽的老叟怕是遠遠不止千人。
這么多人來祝壽,他還真怕宴席上會出什么亂子,因此當天當值的御前侍衛人選他是挑過好幾遍的。
、
好在這千叟宴上并未出什么變故,一群人光顧著奉承皇帝了,連菜都顧不上吃幾口,又會有什么變故呢
這宴是胤禛負責辦的,因此就算是開席了,他也是不可能立馬就坐下的。
等到終于坐下見著皇帝的時候他已經喝了不知多少杯酒了。
皇帝年紀上來了,他又是個愛惜身體的,平日里他已經不怎么喝酒了,唯獨今日不同,今日是他是壽辰,他心中高興,難免多飲了幾杯,不管是他還是梁九功都不好在這種時候壞他的興致不是。
他那時瞧著皇帝臉色通紅,只當他是喝多了,直到千叟宴之后的第三日,他才知道皇帝那個時候其實已經病了,那時他瞧著精神頭還不錯,不過是他在強撐著罷了,
皇帝為了不讓人察覺到他是在萬壽節當日就病了的,這事愣是被他瞞了好幾日。
端看這事皇帝并未第一時間告知他們兄弟中的任何一個,就能看出他現在是誰都不信的了。
皇帝都病得下不了床了,自然就只能罷朝了。
一日兩日的,只要梁九功出來說皇帝只是微恙,這事也還能接著瞞下去,這都接連罷了三日的朝了,要還看不出這是出事了,那就真是傻子了。
皇帝大概也知道這件事是瞞不住的了,這才下令讓上書房和太醫院一起發出了勘合,召告天下他病了。
這下子算是捅了馬蜂窩了,皇帝身邊的內侍們這才知道平日里那些讓他們分門別類分的手都酸了的折子和現在這些堆成山的請安折子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