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沒想過他們光是將這些請安折子分門別類,就已經累的腰酸背,痛頭暈眼花了。
要是皇帝沒病,他倒是還有那個閑情逸致,還是會從這些請安折子里挑幾個他認為重要的來看,現在他都病了,別說是他親自看和批閱了,就是讓人給他讀,那也是不能的了。
就算皇帝想聽,又有誰敢給他讀呢
請安折子上寫的當然都是好話,句句都在說皇帝的病是一定能好的。
只有皇帝自己,還有給他診治的所有太醫知道他這病還能不能好起來了。最多再加上一個梁九功。
對自己的身子皇帝其實心中是有數的,這次的病其實不是突然就有的,他在萬壽節之前就已經病了,不過那時他病得還不嚴重,他一面讓太醫給他治著,一面還能處理朝政。
今年是他做皇帝的第六十一年,意義不同,這次的萬壽節是一定要大辦的。
朝臣們早就上了折子,求他給此次的萬壽節上尊號。
他想著最近各地遭災的地方是真不少,便拒了。
他拒了尊號,也就意味著底下人辦這次的萬壽節會辦得比之前的每一次都要用心,因此這個生辰他是一定要好好過的。
沒人能破壞這次的千叟宴,包括他自己也不行。
正是因為這樣,他的病情是無論如何都要被瞞下來的。
他是真沒想到他這病會越來越嚴重,以致于他現在都已經下不了床了。
那些請安折子他是不會看的,好話誰都會說,以前他還看看這些折子,不過是因為他不想跟那些他重用的大臣斷了聯系罷了。
現在他都已經這樣了,這請安折子他們愿意寫就寫,寫多少都行。
至于這折子他看不看,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胤禛知道此事之后的第一反應就是,萬壽節那天汗阿瑪的精神頭瞧著還不錯,怎么會就病了呢
然后他就想,他果然是不如老八心細,當日如果是老八籌備的這萬壽節,他肯定是能發現汗阿瑪怕是當日就已經有些不對了。
胤禛盡管心中焦急,可他也知道此刻定是見不著皇帝的,不僅是他見不著,他的那些兄弟們也都見不著。
想通了這一點他倒沒那么心浮氣躁了,現在就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了。
直至五月,朝廷才有邸報發出,說皇帝是病已經有起色了。
有起色這三個字,端看你怎么去理解了,能靠著坐起來也叫有起色,能下床了還是能叫有起色。
說一千道一萬,要想知道皇帝的身子究竟如何了光有邸報是不行的,還得看這邸報之后還有沒有別的旨意。
皇帝很快就有旨意下來了,凡事他身邊得用的人,不管年歲幾何,官至幾品,該貶職的貶,該查辦的查辦,一夕之間,天子近臣好些就都成了罪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