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袍上頭要加上領約,下頭還有采帨她胸前不光要掛上一串東方朝珠和兩串交叉著的珊瑚朝珠。
好在那一耳三鉗的耳飾她已是戴慣了,不然怕是要丟丑了。
等戴上五行二就的朝冠,才是真穿戴完畢了。
這五行指的是朝冠的垂珠有五串,二就則指的是垂珠被青金石分成了兩段。
后宮之中能戴這樣的朝冠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太后,一個是皇后。別的妃嬪哪怕爭得頭破血流爭到了一個皇貴妃之位,也是不能如此穿戴的。
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太后身邊的嬤嬤說過的一句話,她說這宮里就只有三個人是主子,皇上,太后,還有皇后。
穿戴整齊,她終于能歇一歇了。她能歇,她宮里的宮人們卻是不能歇的她們得忙著布置香案。
這香案從前她們也布置過,不過那時她們都還在雍親王府,布置香案也多是為了接先帝的圣旨。
這回可不一樣,這回她是在坤寧宮布置香案,布置它也不再是為了接圣旨,這回要接的,是皇后的金冊和金寶。
這金冊金寶相當于皇后受封的憑證,要是沒有這兩樣東西是沒有人會承認她這個皇后的。
這兩樣東西是胤禛親至太和殿先行閱視過的,待他閱視過之后才會交還到冊后正使手里,然后再由這位正使交到內監手里,送進后宮。
秀玉派去接冊寶的人是小馮子,就連小譚子也讓她打發到坤寧宮門口去等著去了。
與金冊金寶一同被送至坤寧宮的,還有代表皇權的金節。
踏進坤寧宮后金節會被放置在正堂的正中間,儀仗隊的人抬著的龍庭也會被擱下。
秀玉這時便得到那蒲團上跪下,待女官宣讀完冊文寶文并將金冊金寶都交給她之后,她便要行六肅三叩三拜之禮,如此,才算禮成。
接下來她就要走出這坤寧宮去往太和殿了,在那里她將接受百官的朝拜。
這一段路并不是她一個人走的,她身后還會跟著內命婦。
也不是只要是內命婦便能同她走這一路的,這會兒她身后跟著的,須得是親王福晉。
到了這時候她就得十分注意自個兒都步態了,她不僅得儀態端方,她還得算著時辰,她現于人前時得不早不晚剛好是算好了的吉時,如此,才算圓滿。
吉時一到,有凈鞭替她開道,還有鼓聲向她道賀,更有禮樂之聲響徹這皇宮大內。
這一段路都是她一個人在走,無人陪伴左右亦無人攙扶。
直到她看見了胤禛,只要走到他身邊去,她不就有人陪伴也有人攙扶了嗎秀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