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人也沒別的毛病,就是好面子。
這人要是個小太監他還懶得搭理,偏偏這人是禁軍里的其中一人。
這人家世也還算過的去,跟他的關系也還算過得去。
他見這人是真信了他吹牛時說的話,忙說那話是喝醉了之后說得醉話,做不得數的。
他連面子都不要了,就是不想被這人纏上。
沒想到這人信他吹牛時說的話,他說真話了,這人反倒不信了。
只說甭管等多久他都等得,只要別忘了這事就成,然后轉身就走了,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一次不行,他又找了這人第二次,好說歹說才讓這人相信了他的確不能在那位道長那兒拿到好東西。
這人雖然當著他的面沒說什么背地里應該沒少說,不然他們也不會喝酒吃肉的時候都不怎么叫他了。
他們不叫他,他也懶得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冷屁股,他好歹是副總管太監,想吃飯還怕沒人陪嗎?
他其實也不是非要找人陪著他吃飯,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第二次找那人說這事的時候好像被人撞見了。
那人不小心弄出了聲響,他出來看的時候又沒見著人,要不是跟他在一塊兒那人也聽見了那人的動靜他都要以為是他聽錯了。
他是在和禁軍們一吃吃酒的時候說的他能弄來好東西。
這話不管他們聽沒聽進去,至少他們都是聽見了的,所以他們之中不管是誰見著他和這人在一處說話都沒必要偷聽。
會偷聽的,只能是園子里的小太監。
他沒來圓明園之前他們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自在,他來了之后他們的日子就沒這么好過了,他們當著他的面不敢說什么,私底下不定怎么編排他呢,瞧見他和人在僻靜處說話,當然得聽一聽。
這園子里有這么多小太監,要找到那天偷聽他們說話的人究竟是誰可不是一件易事。
這事又不能真鬧出動靜來,他也只能借著跟他們一處吃飯的時候瞧瞧誰會心虛,看看能不能用這個方法把這人找出來。
他自認來了這園子之后對他們管得也不算嚴,至少跟宮里的小太監們比他們的日子要好過得多,都這樣了,他們還不知足,也只能說是他們離開內務府太久,忘了規矩了。
要是沒有那件事他一定好好教教他們規矩,現在不行了,他雖然說他弄不到好東西,其實好東西他已經弄到手了。
這東西要是別的他倒不介意跟那人分一分,別說那人了,就是跟這個小太監分一分也是行的,見者有份,他懂。
偏偏這東西是顆丹藥,還是顆吃了可能會長生不老的丹藥,他又不傻,怎么會跟人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