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是說那時候先帝爺年紀已經很大了,沒什么精力來教四阿哥了,就是先帝爺還能教,他還愿意教嗎?
再說了,先帝爺當時接的是他的孫子,可不是太子的兒子,那時候當今還不是太子呢。
先帝爺把自己這位孫子接到身邊究竟是在告訴所有人雍親王就是將來的太子,還是在告訴他的那些兒子們再不爭就沒機會了還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就連當今都無從得知,他們又怎么會知道呢?
不過有一件事他們卻是知道的,那就是弘暉阿哥要是還在,這個太子之位根本輪不到四阿哥和五阿哥爭。
立太子從來都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弘暉阿哥可是嫡長子,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錯,這太子之位一定是他的。
這下他們算是看出來了,他們有人覺得四阿哥好,有人覺得五阿哥好,皇上不一樣,他覺得阿哥最好,不然也不會給了他雙字的謚號了。
這事于他們并無多少妨礙,所以他們爭得遠沒有上次厲害,看皇上態度堅決,他們就不敢再爭了。
上次他們吵的厲害,也顧不上管是誰在旁邊煽風點火。
這回不一樣了,他們還真就開出誰覺得這事事不關己所以壓根兒沒說幾句話,誰又覺得這事是大事,借機把平時不敢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旁人對這事是什么態度他們都不驚訝,他們驚訝的是五格對這事的態度。
他可是皇后娘娘的親弟弟,所有大臣里跟這事關系最大的就是他。
他們爭得這么厲害,他反倒一句話都不說,知道的是他覺得在這件事上他不方便說話,不知道的還以為皇上提前把這事告訴過他,所以他才一點兒都不驚訝。
他對這事要是不是這么個反應他們還想不起上次他是什么反應,他對這事的態度實在奇怪,他們才想起他對皇上說要封怡親王鐵帽子王那件事的反應也挺奇怪的。
這人和他阿瑪的性子完全不同,老費揚古大人那怕是在朝堂上也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而且他還是個大嗓門。
這位小費揚古大人呢,打小就是個斯文人,長姐出閣前有自家阿瑪護著,長姐出閣后有姐夫護著,他還真不怎么像是武將的兒子。
正因如此他們上次都吵成那樣了還真沒人注意這人是在跟著吵還是只是在和稀泥。
不過他不管是在吵還是在和稀泥起碼是動起來了的,哪像這次,要不是他知道站累了左腳換右腳,他們都要以為他睜著眼睛睡著了。
就因為這位小費揚古大人在朝堂上開口的次數不多,所以只要他開口皇上一般都能聽得進去幾句,這也是為什么他上次開口兩邊的人都沒攔的原因。
他們七嘴八舌的,皇上肯定是聽不進他們的話的,這位小費揚古大人就能一樣了,這可是皇上的小舅子,他的話,皇上總能聽進去幾句吧,他們想。
上次的事已經定下了,這次的事可還沒有呢,他們就想著要是這位大人能再開口說幾句就好了,結果這位大人給他們來了這么一出。
這不是擺明了再告訴他們,朝會他可以來,但拿這事來煩他,想都別想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