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極限的時候,引入了時序的概念,第二極限引入了矩陣,突破到7.8之后又引入了矢量矩陣。
其實這種所謂的時序、矩陣,就是將三體系統給限定了,限定你只能這樣運行。這就實現了有序控制。
現在,楚飛又面臨這個問題,且比之前更棘手。
而這個解決方案,必須來曙光學院的虛擬空間中尋找答案。
與前面三個情況不同,修行達到楚飛現在的高度后,解決方案很多,但適合自己的卻可能很少、甚至沒有。
確切的說,到了這個程度,曙光學院已經不再指定唯一的修行方法。
潛力達到7.9的、并成功構建雙核心的半覺醒者,已經一手摸到覺醒者的門檻。
從半覺醒者到覺醒者,就不再是固定的修行開模式可以量產高手了。
每一個覺醒者都是不同的,這就意味著每一個人從半覺醒者到覺醒者的突破經驗、方法等,都是不可簡單復制的。
簡單的說,此時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思想。
比如說,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是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是成就圣賢還是化身邪魅?
這個就需要自己探索了。
因為個人體質問題,會導致選擇偏差;
而個人思想等又會引發不同的觀察者效應,進一步影響個人的抉擇;
最終會成為怎樣的人,全看個人的根基和抉擇。
半覺醒者到覺醒者的關鍵轉變,就是這一刻。所以此時學院已經不再指定功法,但提供無數選擇。
只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
如果可以,誰不想給自己找個“更好”的突破方法呢。
但更好的突破方法,也意味著難度更高。
此前楚飛為什么要逮著雙核四線程使勁擠牙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啊。
楚飛也想給自己找個更好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可以查詢到的三核心架構,楚飛都看不上。
楚飛想要的,是重新設計自己的架構!
這當然是更難的,難上加難;但這卻是天才的選擇。
或者可以這樣說,這是另類的畢業設計。別人是抄作業,楚飛卻要做一個真真正正的畢業研究。
虛擬空間中,楚飛默默瀏覽一個個學院提供的方案。
其中主要有兩大類:矩陣、以及分形幾何。
矩陣,有逆矩陣、等價矩陣、復對稱矩陣等,這些都是延續了過去的方案,從時序、初級矩陣、矢量、發展而來,并繼續沿著既定的方向發展下去。
這樣的方法相對簡單,成功率較高,對要求較低,但上限也較低。
以矩陣的方法突破的覺醒者,基本上是普通覺醒者;就算能成為完美覺醒者,也就是沾了個邊,屬于低級的完美覺醒者——大約只有那么少許幾個參數沾邊。
再就是分形幾何結構,以分形幾何為核心構建的思維模型,直接跳出原來的框架,進入全新的視野,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