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陣沒什么好說的,中規中矩,適合絕大部分半覺醒者。
而分形幾何就有點小特殊了。
分形幾何之于半覺醒者的意義,恰如井字游戲機之于剛接觸思維訓練的新生的意義。
井字游戲機的邏輯,剛好處于簡單運算和復雜運算的臨界點;跨過去就能構建比較成熟的思維模型。
而分形幾何卻剛好處于有限邏輯與無限邏輯的臨界點;跨過去就有希望構建無限邏輯的、高級思維模型——就是覺醒者的思維模型,或者應該稱之為初級的宇宙腦了。
分形幾何的“極限”,取決于精度。
在最初分形幾何的著作《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一書中,有一段話:云不只是球體,山不只是圓錐,海岸線不是圓形,樹皮不是那么光滑,閃電傳播的路徑更不是直線。
用分形幾何測算海島海岸線的試驗,最是經典。
最終得到的結論是:海島面積是有限的,但海岸線卻是無限的。海岸線的具體長度,取決于測算時的精度。
隨著精度的不斷增加,海岸線的長度也會無限增加。
最終,從有限邏輯,進化成為無限邏輯。
而分形幾何本身又具備矩陣的很多特性,可以完美覆蓋矩陣邏輯。
分形幾何,是半覺醒者到完美覺醒者最好的邏輯。
吳庸已經收的三個弟子,都是通過分形幾何升級成為完美覺醒者的。
但很可惜,這三人的思維模型并沒有分享,數據庫中可以看到的相關例子也不多。
楚飛必須自己研究一個屬于自己的思維邏輯。
當然,還可以向老師請教。向老師請教,需要消耗貢獻點,具體多少看實際情況。不同難度的問題,開價當然是不一樣的。
不過還好,楚飛有一個免費老師——曹利文!
絕大部分問題,曹利文都能回答。雖然曹老師的解答經常摻雜點私貨,但楚飛已經知道如何修復。
無他,熟能生巧罷了。
將虛擬空間幾個分形幾何的思維模型背下來后,回頭檢查了一下感知之風第二層的信息后,楚飛退出虛擬空間,直奔曹利文曹老師的辦公室。
曹老師在,同時在的還有劉婷云。
遠遠看起來,兩人好像在討論什么,而且有點火氣。
楚飛猶豫一下,但卻沒能逃過劉婷云的感知,被劉婷云點名。
進入辦公室,劉婷云微笑著點點頭,沒說什么。曹利文有些不快的問道,“什么事?”
楚飛認真說道:“老師,我想向您學習下分形幾何的問題,尤其是分形幾何和思維模型中間的邏輯關系。”
劉婷云本來有些巧笑嫣然的神態,忽然嚴肅一些,嚴肅中隱隱透著一點小小的尷尬。
楚飛看到了,大概也分析出來了——我不會啊。
曹利文微微點頭,胸有成竹。但是,曹老師沒有講解,反而問了一個問題:
“楚飛,冬至日馬上就到了,你有多少把握?”
這話問的有點半截,不過楚飛卻明白,問的是獲得成熟的精靈果實的問題。
楚飛回答的沒有任何猶豫:“老師,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對于冬至日各方的情況,我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