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飛劍還是飛刀?
試驗成功了!
但楚飛第一時間并沒有盯著懸浮的銅皮,而是凝視意識空間中的智慧樹種子。
然而此時智慧樹種子又開始懶洋洋起來,慢悠悠的旋轉起來。
楚飛凝視許久,沒有絲毫變化,最終只能輕聲說了聲“謝謝”。
而后楚飛才再次凝視眼前的銅皮:這2厘米寬度、30厘米長度、2微米厚度的銅皮。
只有2微米的銅皮,很正的薄如蟬翼——蟬翼的厚度15微米。
這樣薄的銅皮,感覺用力吹氣都能吹破了。但就是這樣的銅皮,現在卻極為堅硬。
楚飛拿起來揮舞,硬度竟宛若鋼板,但本身又十分輕便。
不過銅皮中蘊含的能量,在緩慢逸散,漸漸有點變軟了。楚飛再次注入能量后,開始變強了。
想了想,楚飛將自己折斷的的戰刀拿了出來,這是原子陣列材料的。
揮舞著銅皮斬落,只聽一聲切割木頭一般的聲響,看上去脆弱的銅皮,卻宛若鋼刀一般切入斷刀中,切入刀鋒足有2厘米深度。
而本應該堅硬的斷刀,卻宛若木頭。戰刀的寬度,總共4.2厘米而已!
這還是因為楚飛沒有用力。
拔出來,用力……
只聽當啷一聲,戰刀直接被斬斷了。
楚飛看著光華的切口,其實多少有些震撼。
這斷刀的材質,可是原子陣列材料,這是目前已知的最堅硬的材料。
而赤銅,此前的硬度就是普通的金屬銅,銅皮更是脆弱的吹氣可破。
結果,不過是在銅皮上“畫了”一個簡單的流形,就變了。
“原來如此,這才是法寶的正確冶煉姿勢。”
首先,要有高維的墨水——生命能量、或者類似的存在;
玄幻修行中,經常要什么特殊真元啦、引入天雷啦,甚至還要祭祀等等,大概就是在找“墨水”吧;
其次,要有特殊的“寫作”手段,傳說中篆刻陣法,大概就是這樣;
剛剛在“畫圖”的過程中,要順著銅皮中固有的能量通道和結構、甚至還要微調,還要達成共振,是赤銅本身屬性和篆刻屬性的共振,用科學的說法就是“兼容”……大概吧;
最后,要有陣法結構,也就是流形。
此外還有很多細節,這都需要楚飛去一點點摸索。
但至少,初步實驗成功了。
只要第一步成功了,楚飛就能不斷迭代,一飛沖天。
閉著眼睛回憶剛剛的一切。
這其中最難的一部分,就是篆刻。要感受材料的屬性,要維持流形,還要保持材料屬性和流形兼容,同時還要讓能量引而不發、不要降維。
思索許久,楚飛再次拿出10克赤銅,重復剛剛的舉動。但這一次楚飛只制備了0.1毫米的銅皮,而不再是2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