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0.0覺醒者的最低標準,15萬分。考慮到修行者本身行動需要消耗部分算力,真正能用于戰斗的算力,大概也就12萬的樣子。
也就是說,換一個武器,就能增加一個基本的覺醒者戰斗力單位。
就這,還是因為劍不太好用、不順手的緣故。
想要學好劍法,需要下苦工的,這比刀法難多了。
說起來,刀法最重要的就是“力量”;而劍法更重要的是“技巧”。
隨著修為提升,對力量的要求越來越低——大家力量都足夠了;相反,技巧需要的越來越多。
所謂的技巧,并不僅僅只是靈巧等,更多的是一種規則,變化莫測的規則。恰如楚飛現在學習的“無堅不摧”法則一樣。
當技巧占據上風的時候,對武器的要求也就苛刻起來。長刀,大約要排在長劍、長槍之下。
至于鞭子,這東西只能作為輔助。一直以來,鞭子就不是主戰武器。
做出決定后,楚飛將戰刀的設計數據封存,將長劍的設計資料拿出來仔細審查。剛剛長劍的設計,其實是從戰刀的數據挪用過來的,屬于初級版本。
現在,楚飛需要對長劍的數據進行迭代、優化。
一次又一次迭代,不斷在虛擬空間中檢驗,最終版本的長劍,重量削減到了1.8公斤。
1.8公斤,對于長劍來說還是有點重的。但材質畢竟是銅,本身就比鐵沉重一些。還要考慮到劍身強度、自己的戰斗強度、篆刻陣法流形、能量通道等,已經到極限了。注1
虛擬空間定型后,楚飛離開虛擬空間,立即到武器研究實驗室,用機床加工一把普通的“鋼劍”。
虛擬空間模擬計算,無法和現實百分百貼合。想要讓長劍的設計盡善盡美,還需要現實檢測才行。
蘭家的研究室中,甚至有小型的風洞,只能吹個模型機的那種超小風洞,但也足夠了。
用風洞測試,再親自上手檢驗,然后微調。
先是直接磨削劍身,等無法繼續磨削了,就加工新的長劍,不斷檢測。
如此檢測一天多時間,前后報廢了十多把普通的鋼劍,終于迭代出一個堪稱完美的設計。
劍身看起來和最初設計沒啥差別,肉眼看上去差距不超過1%、甚至更低。
但在設計圖上,就能看出來了,數據、公式等,已經完全大變樣。
這把劍的設計,不僅僅只能看表面的流體力學結構,還要兼顧“陣法”的設計等。隨著外形的調整,陣法的設計也要調整。
就好比設計戰斗機,外形變了,內部機構也得變啊。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所以,楚飛又轉回實驗室,準備繼續迭代內部的陣法等。
但在密室這里,楚飛遇到了等候多時的王玉靜。
那自信昂揚、容光煥發的王玉靜,讓楚飛眼睛一亮。
看到楚飛,王玉靜也是眼睛一亮,露出燦爛的笑容,“大師,這次拍賣會的收貨,都整理完畢,并且已經和蘭家交割清楚。
大師看看沒問題簽個字,我繼續走
注1:網上找到的數據,秦朝青銅劍,鄂州博物館藏秦代銅劍,全長90.3,寬3.1,重685克。作者菌自己也定一把長劍,掛著好看,舞不動,1050克,不算劍鞘。】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