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每層厚度0.012毫米,直刀造型,刀身最厚處9毫米、最薄6.4毫米,刀身最寬處44毫米、最窄處32毫米,整體長度1.3米,重量約2.5公斤。
比預期的重量少了很多,主要是法寶的強度,超乎想象。
但除了直刀,楚飛還設計了一把長劍,數據類似,但長度只有一米了,又因為劍身兩面開鋒,實際重量只有2公斤。
之所以設計了一把長劍,是因為……帥啊。
別看吐槽長劍的人很多,但用劍是真的帥啊。
好吧,這只是次要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流體力學。
相比于長刀,劍的造型更適合流體學。
而隨著楚飛修行增加,戰斗速度增加,刀身帶動的紊流就不可忽視。尤其是當刀身速度超過音速的時候,引起的激波已經開始影響刀身的穩定性。
但劍身,卻能避免這個結果。
這種紊流,可以模擬的:手掌在水流中快速劃過。
但如果是劍身的話,在水流中快速劃過,就沒有什么感覺。
可問題也來了,劍,真的不好學。
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寶劍隨身藏;這都是老一輩用幾千年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
長劍想要練好了,睡覺都要抱著。這已經不是武器了,而是當成了伴侶。
而且,劍之文化,在炎黃文明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寶劍鋒從磨礪出、十年磨一劍、脫劍膝前橫、倚天萬里須長劍、仗劍天涯任疏狂、一劍霜寒十四州……
劍文化,其實早已經構成了炎黃文明三魂七魄之一,是靈魂的一部分。
劍,也暗含陰陽太極的至理,劍形狀和“中”字,完全匹配。
同時,“劍”也和炎黃文明古老的“先天思想”相吻合。
先天思想,指的是炎黃文明成熟之前的思想,天生就帶有的一種思想。
劍,中正,暗含通天之意;劍身兩面開刃,傷人也傷己,有一種戰斗而后才有和平,很符合所謂的恐怖平衡;
劍也是從古老的“望表”演化而來,望表的作用是“定天下之中”,是“王”的象征;所以劍也稱之為王器。
扯不下去了
總之,楚飛更現在萌生了更換武器的想法,而且盯上的就是長劍。眼下的長劍設計圖,更是堪稱完美無瑕,連護手部分的流線型都考慮到了。
護手呈現梭子結構,仔細看更像是一條魚。想了想,楚飛想到了古代名劍“魚腸”。
“要不,我這把劍就叫魚腸劍?
話說魚腸劍的典故是怎么來的呢,好像魚腸劍其實是一把匕首來著。”
在虛擬空間模擬、思考許久,楚飛終于下定決心——換武器,以后做個劍客。
主要是在虛擬空間的模擬中,用劍比用刀,能多出1.2%的優勢。
1.2%很少,但考慮到楚飛現在的戰斗基礎,1.2%的差距已經難以想象。
楚飛現在的宇宙腦算力,剛剛測試了一下,宇宙腦本體加上虛擬機中的春雷功法,加起來已經破千萬了。
1.2%就相當于增加了12萬分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