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楚飛出現在實驗室中亂飄,出現在會議室中,出現在每一個研究人員身邊,出現在“任逍遙”這位領頭的研究人員身邊,看他們思考、看他們學習、看他們研究和討論。
轉眼就是一個月,任逍遙繼續帶頭組織會議,開始第二次功法真意的討論。
會議的地方換了,人也多了不少,其中甚至有畫家、音樂家、雕塑家、作家、科學家、商人等等參與;甚至還有幾個中獎的普通人參與。
這次會議又討論了一天,基本敲定了“揮舞著科技大棒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并初步將這個理念確定為新功法的真意。
但這個理念很粗糙,還需要精雕細琢。但至少框架有了,這就是巨大的進步。
楚飛也在這一天的討論中,思考很多。
是與自然和平共處?
不!
是與自然核平共處!
在炎黃文明古老的傳說中,我們的先祖就知道要治水。
大自然從來都不是溫順的。真要與自然界和平共處,那我們還在茹毛飲血中呢。
從我們的先祖鉆木取火、紡織、建造房屋、打造青銅武器開始,我們與自然界相處的方式就是——讓自然界屈服。
直到炎黃聯邦的時候,改造星球、建造遍及整個疆域的次元宇宙通道等等,我們與自然界相處的方式,一直都是改造自然,讓自然變得適合我們,然后再與自然和平相處。
現在,這個思路被納入了新的功法設計思路中,就是所謂的“真意”。
真意,是功法的核心思想,而這個核心思想其實也是文明思想的延續、是科學理論的延續。
這個真意確定之后,大家共同簽字。任逍遙宣布一個月后舉行第三次討論,下一次討論的內容是:功法的框架。
接下來一個月,楚飛繼續在每一個重要的研究人員身邊“徘徊”,看他們的學習、聽他們的討論,思考他們所思考的、研究他們所研究的。
在這個過程中,楚飛迅速成長,學到了這里嚴謹的研究環境、研究流程,尤其是看到了功法如何從無到有,一點點構建。
很久以前楚飛就知道,大數據修行的功法,是壓縮后的。楚飛嘗試用解壓的方法,還原功法的本來面目,但這種后期解壓的方法終究有些不夠完美。
主要是楚飛的解壓方法是自研的,而非原生的。這種自研的解壓方法,多少有些不完美之處。
而大數據修行追求的是精確、是完美。一點點的不完美,就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眼下看著大家從無到有設計一個功法,受益匪淺。
一個月后,再次討論,這一次確定了功法的核心架構——克萊因瓶。
但克萊因瓶的架構,也有多種不同的算法。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精度。
其實這很好理解,就像是圓周率,就有好多種計算方法,而不同的計算方法,精度也不同。精度越高,就越接近完美的圓,但算法也會越來越復雜。
在克萊因瓶這個核心架構這里,也是這個道理。精度越高,就越接近真正的克萊因瓶——意味著該算法的維度更高。但精度越高,算法越復雜。
選取克萊因瓶的算法作為核心架構,需要敲定精度的取值。經過論證,最終確定一個名為“李楊氏算法”作為核心。
李楊氏算法,是一對數學家夫妻開發的克萊因瓶算法,算法精簡,但精度足以支撐到16.0的境界,是被廣泛采用的算法之一。
問題是,這算法竟然有專利,想要用這個算法,需要購買專利授權。
楚飛看到這一步,忽然原諒了這個傳承基地收費的問題。原來想要研究一部功法,有這么多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