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坐在會議室中等待,已經有工作人員將飛行器回收,隨后報告了情況:‘捕撈’強子材料127噸,飛行器狀態完好。
“127噸強子材料!”眾人興奮的跳起來。這下不僅研究夠了,都可以嘗試用強子材料打造裝備了。
先前的15千克材料,搞研究說是夠了,但其實摳摳搜搜的。
現在好了。
最重要的是,大家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斷的強子材料!
薛星宇都忍不住激動的起身,狠狠的拍著楚飛的肩膀。
127噸強子材料其實也不多,體積只有約56000立方厘米。相當于厚10厘米、寬56厘米、長100厘米鋼板的體積。
真的很小。
當然實際捕撈的強子材料,都是不規則的碎片,看上去更像是鵝卵石,而且如同蜂窩那樣坑坑洼洼的。
楚飛拿起一塊拳頭大小的“鵝卵石”,重量卻足有兩百多公斤,呈現銀白色。掂量掂量,楚飛忽然皺眉,而后手中又出現一塊籃球大小的銀白色金屬。
這是一塊扭曲的金屬塊,如同融化后冷卻的爐渣,其上劍痕累累;最深的一道的劍痕,幾乎將金屬塊劈開。
楚飛拿出來的東西,赫然是當初金凱威給的。(838章)
根據金凱威所言,是在一次探險中所得,硬度大、卻又有足夠的韌性;密度也很大,籃球大小就有一噸的樣子。楚飛測試過,密度足有70克每立方厘米的樣子,遠遠超過密度最大的金屬:鋨,2259克!
如今看來,這東西很像是強子材料。但又遠遠不如眼下這些強子材料。
眼下這些強子材料密度高達227克每立方厘米!
楚飛的動作,引起了薛星宇的關注。楚飛拿出飛劍割了一些,簡單說了下來歷,然后換了一些強子材料。
楚飛現在也有自己的高精尖研究室,可以掃描到50皮米級別,就是005納米。
而原子直徑一般在01納米級別。
這個精度,可以清晰的看到原子,但看不清原子核。想要研究強子材料顯然不夠。但研究納米技術,綽綽有余。
實際上,這已經是當前艦隊中最頂級的設備了。薛星宇研究室中比這個強一點,也有限。
諸多研究人員瓜分了127噸的強子材料后,大家終于開始關注空天飛機本身了。
用于撈取強子材料的鉤子等,都熔化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熔化之前,卻也收集到了足夠的數據。
至于說空天飛機本身,帶回來的數據更多,大家通過研究空天飛機的狀態,不斷討論,推演新的技術。
這其中,楚飛無疑是眾人的焦點。
薛星宇和楚飛帶頭檢查空天飛機,兩人不時交流幾句,然后招呼不同人員、不同設備進行分析。
空天飛機足有四十多米長度,兩人帶頭仔細檢查了幾乎一個月,最后整個飛機都被拆解分析。
在拆解中,也不斷研究。旁邊就有大型計算機陣列,上百臺超級計算機不斷運算。
這超級計算機的架構,就是混合架構,楚飛主導的第五代混合架構計算機。
第五代混合架構計算機的研究成功,還有薛星宇的參與,并且加入了量子計算機的技術,也算是集合了所有人的智慧結晶。
一個月后,當空天戰機拆解完畢,虛擬空間中第四代空天戰機已經完成了幾百萬次迭代計算。
當然科研不是簡單迭代就行,還需要科研人員保駕護航,不時的調整參數等。
但不管如何,第四代空天飛機已經研究成功了99。剩下的需要生產制造出來后,實際檢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