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這話一說完,肖雙江臉色瞬間好看了不少。
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要真說從謝昭的手里搶分紅,萬一惹惱了他,他不干。
那這事兒就麻煩了。
外頭那么多人逼著自己,再加上明年京都那邊有領導過來視察,事關他能不能安全退位。
權衡再三。
肖雙江覺得,這是最好的解決法子了。
起碼。
只要自己在位一年,謝昭就得每年吐些錢出來。
足夠了。
“好,這件事,就這么商量定了。”
肖雙江說完,擺擺手,通訊員再次繞過謝昭,跑去喊人過來擬定合同。
謝昭也暗暗松了口氣,垂在身側的拳頭握緊,胸腔里原本急速跳動的心臟,也慢慢平緩下來。
很好。
第一步,他做到了。
瞧。
困難有,可解決的法子也會有的。
他堅信。
…………
事情全部解決完,已經到年尾了。
謝昭拿了十萬元錢,第一步就是先發工資,這一筆開銷就去掉了三萬元。
剩下錢填給了紡織廠。
而這一步,肖雙江打了招呼,一切都給予了最大優惠。
臘月二十七。
謝昭起了個大早,直奔汽車站。
再過一天,汽車業要停運了。
他趕上末班車,和擠擠攘攘人群一起回了湖東縣。
一落地,好像空氣都變得熟悉親切了起來。
不大的縣城,剛出車站就遇見不少熟面孔。
賣報的小孩兒又竄高了一個腦袋。
擺面攤的夫妻又懷孕了,挺著肚子,見著謝昭,笑瞇瞇招呼他過來吃面。
謝昭一一打了招呼。
他先去服裝鋪子看了一眼。
這一間小小的女裝店,算是他第一家意義上的專賣店。
人流如織。
李三刀等人在鋪子里幫忙。
年關購置新衣裳的人極多,店鋪里人手不夠,石水村的一些婦女們自發過來幫著干活兒。
做白工?
不可能的。
她們心里相信,也愿意干這事兒。
李三刀就像是大總管,每個月底都會結賬,這段時間從來沒有出現過例外。
謝昭看了一會兒,沒進去打擾,轉身找了個飯館,要了一碗面拌餛飩,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吃完面,已經下午三點了,謝昭又去百貨商店買了點東西,這才去衣裳鋪子找到了李三刀。
見著謝昭回來,李三刀高興得不行。
他牽了驢車出來,將謝昭的行李箱放上去,又給他拿了一張小板凳,叫他坐著,而后這才趕著驢車回石水村去。
“謝家二小子,你是不知道,現在可多虧了你,咱們石水村的日子,好過得不得了,多少村都羨慕啊!”
李三刀駕著驢車,邊走邊和謝昭說最近村子里的變化。
因為謝昭的制衣廠辦得紅火,村子里頭的就業問題全都解決了。
勞力漢,就去制衣廠里頭當搬運工,而那些年輕,有腦子,夠靈活的,就條件出來,教一教,學習采購,算賬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