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華額頭見汗,正想繼續解釋,張鄉長卻突然笑著接過話茬,“蕭記者說笑了,我們當然歡迎媒體監督。”
“只是考慮到河西村路況不好,怕耽誤采訪進度。”
“這樣吧,既然蕭記者堅持要去河西村,那就由李東同志陪同。”
“不過……李警官,你要記住,采訪要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不能帶有個人情緒。”
李東不卑不亢地點頭,“請領導放心,我會全力配合采訪工作。”
蕭雨晴也跟著表態道:“謝謝各位鄉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鄉里這邊,就不用安排隨行人員了,如此也能展現出我們新聞工作的客觀性。”
“有蔣警官和李警官陪著,我相信應該出不了問題。”
周主任問道:“蕭記者,中午還是回咱們政府的食堂吃飯吧,我安排工作人員準備。”
蕭雨晴推辭道:“不用,我們在
“以李東同志的群眾基礎,我相信解決一頓午飯應該還不是問題。”
等到眾人全都離開,楊振華這才走上前,“李鄉長,剛才怎么不來攔著點他們?”
“那個李東,可不是守紀律的。”
“真到了
張為民說道:“你讓我怎么辦?阻攔記者采訪嗎?”
“那可是省臺的新聞記者,市里那邊已經進行了報備,人家是合法合規的采訪,誰敢阻攔?”
“再說了,人家也不是空著手來的,身邊還帶著蔣嵐。”
“蔣部長的愛女在場,怎么攔?”
楊振華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壓低聲音道:“張鄉長,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是說……要不要派兩個機靈點的民警跟著?”
“萬一李東在
張為民瞇起眼睛,負手說道:“老楊啊,現在你可是民進鄉派出所的當家人,怎么還這么沉不住氣?”
“李東要是真想搞事情,早就把天捅破了。”
“現在他調令都下來了,犯得著在最后一天給自已找不痛快嗎?”
“就算真的搞出事情,對他自已又有什么好處?”
“還有,如果這些記者真是來找麻煩的,還會直接跟我們進行接觸嗎?”
楊振華眼前一亮,“張鄉長,你的意思是說,這些省里的記者是來打秋風的?”
張為民分析道:“如果真想查證新聞線索,肯定是暗訪。”
“既然不是暗訪,那就說明這件事還有轉圜的余地!”
“再說了,把市局的警察帶在身邊,那還怎么暗訪?哪個村民又敢跟他們反映情況?”
“我估計,這個小記者也是想通過如此安排,來表明他們沒有敵意!”
“至于采訪李東?”
“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想要加重這份新聞稿的分量!”
楊振華豎起大拇指,“還是張鄉長高明,我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一層。”
張為民說道:“今天晚上,你們所里不是搞了個歡送會嗎?”
“到時候就用這個名義,提前把人喊回來,順便也邀請這個蕭記者一道參加。”
“把這個歡送會搞得熱鬧一點,鄉里這邊拿出一筆活動經費。”
“你們所里也支出一點辦案經費,希望能堵住這些人的嘴巴。”
“到時候要是有時間,我也一同過去!”
楊振華暗罵老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