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
顏卿點頭,就看老頭子樂道:
“看不懂就對了,說句通俗的話,那就是這么多年的研究終于有了突破口。我相信用不了十年八年,如果在機緣巧合之下,就能培育出適合國土情況的高產大豆。”
“多少年?十年?”顏卿撓頭,巴拉巴拉手指頭,十年以后,自己都快四十歲,老秦頭也七十多歲。“還機緣巧合?這么沒有把握?”
“什么話!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秦明禮忍不住糾正顏卿的錯誤想法,就聽他接著說:
“農業研究,沒有十拿九穩的事情。當年袁老不也是將青春都獻給了稻田,才在成千上萬株實驗苗中找到那棵一號種子。”
“停停停,打住吧,學術上的事情你甭和我說,完全就是對牛彈琴,你就說叫我來有啥事吧,十年八年的長期打算就不要再找我,小子我能不能再活十年都不好說。”
“去你大爺的,你個臭小子,不是你和我說過,如果有什么事情第一時間通知你。現在我的數據出來,你得給我拿主意!你說這份資料,我要不要上報給農業部?現在已經初見眉目,如果有國家支持的話~”
“我大爺,我先問你一件事,這份數據,現在除了我知道以外,還有沒有其他人知道?包括但不限于普通人,哪怕基地里的人。”
思考半晌,秦明禮搖頭稱除了顏卿以外,沒有一個人知道這么詳細的數據。聞言顏卿松了口氣,盯著老秦頭,語氣凝重。
“事成于密,在沒有完全把握之前,請不要將你的真實數據告知任何人,包括我在內。”
“可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將這份詳實的報告交上去,一定能引起農業部領導的重視,到時絕對可以加快研究的進度。”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秦明禮說農業部重視起來能事半功倍,對此顏卿不太相信。
“官方重視能加快這類研究的進度?秦大爺,那我問你,當年你的項目被重視過一段時間,但最后呢?是不是隨著領導離開,就人走茶涼,你的項目被其他人取代?”
“這個~”
顏卿不給秦明禮反駁的機會,接著乘勝追擊:
“別的不說,我就問你一件事,這么多年你上報的科研項目,有幾個真正取得了突破?除了今年在蘭木縣,你自己說還有沒有了?”
“我~”
“事實擺在眼前,你還看不明白?只有你現在的情況才最適合研究大豆。我敢斷定,這份報告你報上去,會出現兩種結果,第一,猶如泥牛入海,但很快你老頭子就會被人想辦法弄死或者銷聲匿跡;第二,你會風光無限一陣子,不過最終結果就和當年的莊教授一樣,死于非命。兩種結果殊途同歸,明白嗎?”
秦明禮還是不死心,多年的成果終于有了突破,他也希望能讓瞧不起他的人開開眼,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
“我不怕死,只要能研究出高產大豆,死又能怎樣?”
“得了吧,你無非就是想要證明自己,僅此而已。算了,執念如此深我也不勸不動,你愛咋咋辦,告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