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基層治理有一個特點,宗族觀念,都是一個村沾親帶故,很多老百姓不好意思麻煩村干部。
回去的路上,鄭振興在副駕駛沒閑著,把這幾天調研出來的問題和經驗總結完,從里面選出一項,和顏卿討論起來。
“哥,咱們在三泉村,發現村委會故意曲解政策,我個人感覺,問題應該出在懶政上,他們不想多干活,對突然需要加班統計的數據材料有抵觸情緒。”
“對,這方面原因非常主要,不過呢,你還可以再想一想,他們為啥會這么做呢?”
這~~
一下給鄭振興難住了,寫了這么多年材料,許多官話套話張口即來,剛認為自己把準了脈,卻不想顏卿竟讓他再往深了想。
“這個,應該是,思想上有了懈怠,沒有好好學習理論知識,對為人民服務沒有很好了解。”
說到最后,連他自己都不自信,直言自己不知道。
“你好好想想當天的經過,在村委會值班的那人什么狀態。”
“那天他好像很著急,一直在打電話找人幫家里干活,他自己卻在值班走不開,啊~~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村委會的人也是村里的,也要種地收地,現在正是最忙的幾天,根本沒時間去看政策解讀,只能隨便應付了事。”
顏卿非常欣慰,不愧是高材生,許多事情一點就透,除了偶爾喜歡鉆牛角尖,可能是高材生的通病。
“沒錯,這次說中了深層原因。基層為什么不愿意去花時間了解,是因為他們真的沒有時間嗎?也不對,就比如在黃牛村,晚上他們甚至能在外面聊到九點多,有那個時間,只要自己好好讀一遍,基本都能明白。”
鄭振興不禁陷入思索:
“那為什么沒人去讀?難道內容晦澀難懂?沒有呀,咱們一起起草的,初中水平都能看懂。”
看顏卿沒有回答,鄭振興知道顏卿又在考教自己,這次他沒有讓顏卿提醒,而是在那嘟嘟囔囔。
“既然內容不難懂,時間也有很多,為什么沒人去讀呢?難道是讀不懂?啊!我明白了,是咱們想當然,以咱們人均大學生的水平,來要求農村必須能讀懂,加上五六十歲的人眼神不好,更不會拿出精力去讀這些流轉于網絡上的材料,這就是脫離實際,在制定政策時忽略了農村的客觀情況。”
孺子可教,顏卿也是在不久前想明白的這件事,沒想到人家鄭振興稍微動腦這么一琢磨就想明白。
“不錯,你這屬于厚積薄發,在機關務虛多年,遇到實際能很好聯系在一起。既然想明白原因,你能對癥下藥,治好病根嗎?”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鄭振興稍微這么一琢磨,就有了很多辦法。
“好說,辦法太多了,第一個最笨的方法,制作一份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釋說明,以大字報的形式張貼至農村,確保不落一人;還可以通過利用現在非常火爆的短視頻,以幽默風趣的形式給老百姓解答政策,這是讓他們提高興趣,寓教于樂;組建宣講團建立試點村等等。”
“行,既然你想明白了,那這個工作就交給你吧。過程中需要什么支持就和我提,我負責給你解決,但我需要你保證質量,能不能做到?有沒有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