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乘劍術,無不講究以意御劍,乃至忘招存神,純以意行,運用之妙,盡在一心。
譬如獨孤九劍、太極劍法、六脈神劍,包括岳不群自創的截劍術,皆為直通無招境界之大道。
所不同者,太極劍法、六脈神劍除了以意御劍之外,并沒有繁復精微的劍招,而是內里以神御氣為根基,只消意、氣、劍三者合一,運用如意,自然威力無窮,變化無盡,乃至于無招勝有招,屬于由內而外的內家劍術;
而獨孤九劍和截劍術,卻需要精通天下各家各派的劍法精要,心中自有無窮無盡的劍招庫存,即可一眼看穿敵人的劍招變化和破綻,出招時以意御劍,乘隙而入。既然心中自有無窮劍招,而又能運用靈活,不受拘泥,那自身所出劍招必然精簡有效而又微妙至極,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無拘無束,變化無窮。此乃以意御劍,又意與身合,身與劍合,意、身、劍三者合一,屬于由外而內的外家劍術。
相對而言,外家劍術低,無需極為深厚的內功,即可先由劍招開始入手,乃至內功漸深之后,達至意與氣合,自然而然即可意、氣、身、劍盡數相合,忘招存意又得心應手,即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而內家劍術起步門檻可就高的不能再高了,單就內力的要求,便可排除世間絕大多數習武之人。至于剩下的那一小撮兒內功足夠之人,固然能夠勉強入門,發揮部分威力,但若不能徹悟內家劍術的微妙劍意,根本達不到無招境界的威力,頂多只是仗著深厚的內力壓人。
初入江湖之時,岳不群的內功比不過左冷禪、任我行等人,只得仗著更為精深的劍術造詣克敵制勝,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外家劍術一路,甚至耗費無窮心力創出了截劍術,如今更由外而內,衍化為截劍道。
但此時岳不群的內功之深,比之東方不敗猶要勝出一籌,可謂天下第一人,甚至觸及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等傳說中的練氣妙境,開始探索修仙奧秘。
自然而然地,岳不群就想到以混元功、紫霞神功、九陰真經、神照經、先天功等諸多道門內功為根基,博取眾長,由內而外,推導出一門大乘內家劍術。
全真劍法、華山的希夷劍法、玉簫劍法等劍法本身也是內家劍術,只不過未能達到直通無招境界的程度罷了,但于岳不群推導更高級的內家劍術也是大有裨益,再加上太極劍法作參考,這門內家劍法早已現出雛形。
只不過還需更多積累和感悟才能完善大成,岳不群從未以之對敵使用,也未跟人提起而已。
至于有無形劍氣,并不在這門內家劍術之中,而是岳不群參悟一陽指頗有所得,根據六脈神劍的大致原理推導而來,甚至生死契也是測試和推演有無形劍氣的副產品。
何為有形何為無形
在尋常習武之人想來,看得見的就是有形,看不見的就是無形,就像六脈神劍的劍氣一樣,盡管有輕微的破空聲,但卻看不見,或者說等閑看不清
但是,對于真正的高手來說,有破空聲就無所遁形,就與有形并無二致。即使沒有破空聲,但只要能夠被異常敏銳的五感六識輕易感應到,也算不上無形
而岳不群之所以敢將自己所創的這門劍氣絕技稱為有無形劍氣,絕非像六脈神劍一樣自吹自擂,明明能夠被高手輕易感應和發覺的六脈劍氣,竟然號稱無形劍氣
在岳不群的設想中,如今以自身劍意催動真氣所發劍氣,盡管可以根據真氣性質的陰陽變化,可將劍氣在有形有質與無形有質之間變換自如。
但因都能被同等級的高手察覺,所以統稱為有形劍氣。
而無形劍氣,卻是以自身強大至極的劍意籠罩虛空,直接凝聚和操控天地精氣、自然之力具象化為種種劍氣,不僅無形,而且無窮無盡,變化神奇,意念一動則劍氣即至,可謂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