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數日即過,又輪到林平之給令狐沖送飯之日。
一上崖來,林平之正要跟令狐沖說自己數日苦練,劍法復又進步,想要再次比劍之語。
令狐沖卻搶先道“林師弟快跟我來”說著將林平之拉進刻著五岳劍法的秘洞。
林平之初見張乘云張乘風盡破華山劍法之語,也不禁一愣,隨即下面開頭處第一處圖形。
只見華山基礎劍法的一招有鳳來儀,使劍者身形飛舞而出,輕盈靈動,劍勢凌厲直刺,卻被對方的棍棒或槍矛抵住劍尖,并將劍招隱藏的五個后著盡數破去。
林平之不由皺眉,嘀咕道“這不對啊”
令狐沖奇道“怎么不對這招有鳳來儀不是給人以棍法破了么”
林平之搖頭道“棍棒屬長兵器,利劍屬短兵器。
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我要是以劍法對上一個使棍的高手,一開始就應該劍走偏鋒,以快招疾攻,設法跟他貼身險戰,使他長棍施展不開,又怎么會冒冒然用這招有鳳來儀,隔著老遠凌空飛舞跟他對刺呢
棍長劍短,這不是送上門兒找戳么”
令狐沖一愣,忽然想起,岳不群一再強調,劍法要活學活用,最忌拘泥不化,而且臨敵最重隨機應變,因勢利導
明知敵人用棍棒,還以有鳳來儀飛身跟敵人對刺,鐵鐵的被人串了糖葫蘆,那已經不能用傻來形容了
林平之自顧看向第二幅圖,華山劍法的蒼松迎客,乃是以一記快劍擊敵上身,而對方的破解之法為沉肩滑步,于間不容發之機避開這一劍,以棍棒反擊使劍者下盤。
嗤嗤
拿劍比劃兩下,林平之又道“這招破解之法也十分勉強,實屬生拉硬扯
蒼松迎客這種快劍擊敵上盤的招式,本就容易使自己的下盤露出破綻。
若是按圖上這種破解之法,豈不是天底下所以擊敵上盤的劍招都能被人以反擊下盤的方式破去
分明是欺負使劍者是個姿勢固定、毫無思想的死人么
使蒼松迎客這招攻擊棍棒高手之時,肯定得先考慮到自己的下盤。
要么預算好刺劍的半途變招,比如說一刺再一劃,或一刺再一劈,如果對方妄想抄自己下盤,必然會被后招劃中或劈中;
要么使這招蒼松迎客本就是誘敵,腳下預先準備好踩住或踢飛對的棍子
還有就是,這招蒼松迎客也可作為下一招無邊落木的起身式”
令狐沖忽然打斷道“起身式不是起手式么”
林平之道“順勢進劍叫起手式我管順勢飛身而起,胡亂叫作起身式,不必糾結
你看我們使這蒼松迎客快劍擊敵上盤,在敵人沉肩滑步,避過這一刺之后,我們不必管他擊向我們下盤的棍子,完全可以先一步一躍而起,凌空倒轉長劍,施展下一招無邊落木,繼續猛攻敵方上盤”
令狐沖一拍石壁,接著道“對方擊向我們下盤棍子不及回收,護不住上盤,而且也無法順暢的化為破解無邊落木的那種古怪棍招”
由此而始,林平之和令狐沖對著魔教十長老破解五岳劍法的“死招”一一評頭論足,紙上談兵
只聽得洞外窺視的風清揚不時點頭,面含贊許,又不時搖頭,暗罵兩個蠢才
眼看天色將黒,二人才意猶未盡的停止嘴炮,再次開始比劍。
這次林平之又有不小的進步,直到近四百招才遺憾敗北,比上次多撐了五六十招
這讓令狐沖感到壓力,如此下去,恐怕再有半個月,林平之就能與自己拆上七八百招,乃至近千招
而在師兄弟間,對拆五六百招以上,就屬相差仿佛,若是對拆近千招,足可視作平局,而劍法造詣大致處于同一層次。
對于習慣了一直將林平之牢牢壓制的令狐沖來說,對方的進步之快,已然讓他心底生出強烈急迫感。
只想他自己的劍法同樣勇猛精進,再次牢牢壓制林平之。
可惜他此時正在坐牢,既無名師指導,也無法得授截劍術,若要更進一步,只有勤修苦練,或者說,還有
扭頭看向秘洞,令狐沖再次點燃一根火把,一頭扎了進去,苦苦鉆研石壁上的各派劍法。
華燈初上,用罷晚飯,岳不群便在書房閱讀儒家陽明心學的經典。
林平之推門而進,躬身道“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