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余輝徘徊,刻著無數劍招的明黃石壁上泛起淡淡紅暈。
最后一波五岳弟子,哦不,應該說是全真通天劍宗弟子,強行將沉浸在劍招之海深處的心神收回自身,戀戀不舍的下峰離去。
出了千尺幢夾道下端,途經數丈高的巨石上萬劍歸一,云臺圣壁八個寬深逾寸的煊赫大字之時,眾人均感覺到一股凌厲懾人之意勃勃欲發,正面視之則如利刃刺目,心生畏懼,避而不視則又覺芒刺在膚,汗毛直立。
每每經歷這種獨特感受,都讓眾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道獨步天下的紫色身影。
在今日上峰的數千人都見識了千尺幢、百丈崖石壁上的劍術、內功之后,萬劍歸一,合為一宗之事便順理成章的達成了。
而在方正、沖虛、張金鰲等各派賓客的建議及見證下,天下各個劍道門戶并派合宗,融匯為一,又因石壁上截劍三卷劍道通天,精妙絕倫,無人不服,遂稱這天下唯一的劍道圣宗為通天劍宗,并以岳不群促成萬劍歸一之舉功德無量,且其劍道通神,無人能敵,遂奉岳不群為通天教主,執掌劍道圣宗,驅策天下所有劍客。
當然,練劍又如何能不練氣
鑒于全真教無私弘揚的全真混元真經低入高出,老少咸宜,至精至純,玄奇莫測,所有通天劍宗弟子一致同意以全真混元真經為圣宗主修內功,因而不可避免的將通天劍宗掛在全真教旗下,亦稱全真通天劍宗。
至此,全真教在岳不群手中徹底登臨武林第一大宗之位,且為武林公認的劍道圣地,氣功源流。
為將今日盛舉銘刻青史,供后人瞻仰,岳不群施展先天劍罡之絕技,罡氣彌漫,劍意縱橫,在千尺幢入口刻下萬劍歸一,云臺圣壁八字,凌厲劍意浸透巨石,永世不衰。隨后又在百丈峽壁側刻下大道全真,混元一氣八字,混元意境陰陽既濟,周行不殆。
后世悟性絕佳者,有緣得見,或可從此十六字中一窺岳不群的劍道、玄功精髓。
自此,全真華山已成武林圣地,聲望之尊,地位之崇,可謂一時無二,少林武當遠不及矣。
朝陽峰院落,華燈初上。
晚宴散去,封不平親領方正、沖虛去客房休息,定閑、莫大、玉音子在正堂飲茶,等候傳喚,左冷禪則享受到最先被傳喚的殊榮,隨著岳不群來到偏廳。
盡管左冷禪已非五岳盟主,就連一派之主也不是了,但不論如何,絕頂高手都是站在武林最頂端的那一小撮兒人,在哪里都應享受最先優待。
這無關于江湖規矩,而是武林高手之間最基礎的相互尊重。
即使憑著岳不群的武功,可以輕易殺死左冷禪,可也不能不尊重他,除非岳不群自認已非武林中人,否則不尊重其他武林高手,亦等于不尊重自己。
當然,若是能夠拒絕,左冷禪寧愿不要這種最先優待,只因這凸顯于定逸、莫大等人的優待代表著他成了岳不群的下屬的殘酷事實,或許江湖人更愿意視他為全真教新任得力干將,亦或岳不群的左膀右臂。
但在他看來,什么得力干將、左膀右臂,都是虛的,究其本質,不過是獵鷹走犬罷了
一旦大功告成,終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一日。
可惜岳不群及全真教以種種手段推波助瀾,占盡大勢,所作所為堂堂正正,浩浩蕩蕩,無可抵擋,縱然少林武當共同進退也只能避其鋒芒,附之尾翼,更何況獨獨一個嵩山派
事已至此,左冷禪除了暫且忍辱負重之位,再無他法可循。
“教主有事,尚豈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