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寶剎,禪唱陣陣。
方丈室內,方正、左冷禪徐徐對弈。
方生在旁伺候茶水,瞧著左冷禪一身雍容威武的將帥武服,再非江湖勁裝打扮,且一舉一動,江湖習氣幾近于無,倒是執掌萬軍的生殺予奪氣度不經意間便顯露無疑
阿彌陀佛方生默念了聲佛號,暗暗感慨僅是數月不見,未料神州大地竟變幻如斯
春末之時,左冷禪方才失了五岳盟主的權柄,夏初之際,嵩山一脈復又被全真教萬劍歸一之舉吞的渣都不剩
江湖上有心之人盡皆以為,左冷禪就此必將一蹶不振,甚或被岳不群掛個虛名,軟禁在華山,終生不得自由。
哪曾想,岳不群竟輕易縱虎歸山,給予左冷禪大批兵器甲胄,派遣他回嵩山一帶招募兵馬,攻城略地,殺戮明廷藩王。
至此金秋不過五六個月,左冷禪以開封為根基,北至安陽,南至許昌,據有半個河南的方圓千里之地,州縣大城數十座,擁兵四萬余眾,且數次打退明軍圍剿,聲勢極盛。
然而聲勢更盛者,仍屬全真主力軍,自四月底起兵圍攻西安城,五六個月以來,又陸續攻破關中近八成州縣大城,擁兵十萬余眾,若非陜北的榆林等地接壤蒙古邊疆,近兩年已被哱拜叛亂的戰火禍害破敗,百姓流失殆盡,無甚價值,全真教現下懶得浪費兵力占據
縱然如此,全真教兵勢浩蕩,一舉得了關中全境,在南北諸多起義軍中聲勢之盛,一時無二
與全真義軍相比,江西任我行、云貴楊應龍均是遠遠不如。
甚至經過有心人的大力宣傳,在北地許多百姓心中,全真義軍已是最有可能取腐朽明廷而代之,開國建制的仁義之師。
左冷禪而今已據有半個河南,卻仍不敢明言脫離全真教轄制,只因他深知全真教為逐鹿天下默默籌備了十數年,根基之厚,無人可比。
依岳不群的武功及行事風格,全真教如今一舉攻占關中全境,不過是剛剛發力,猶有后勁徐徐而來,接下來的攻勢,更會綿綿不絕,無可抵擋。
反觀他左冷禪與任我行等人卻是倉促起事,一口氣攻下半省一省之地,已是兵疲力竭,錢糧殆盡,難以為繼,而不得不停止攻勢,轉而經營地盤,積蓄力量。
或許,這一切早在岳不群預料之中,也正是岳不群不懼放虎歸山的根本原因事實上,若無生力軍支持,他左某人辛辛苦苦打下的半個河南,難逃被全真教名正言順的輕易接收一途
對弈之中,左冷禪心念電閃,俄爾徐徐道“方正大師
我教聲勢如日中天,岳教主父子雄才大略,建立人間清靜道國即將不遠,為少林基業計,大師尚需早日綢繆,以免悔之晚矣。
我全真旨在道、佛、儒三教合一,大師如愿率少林與全真共襄大事,岳教主父子或是求之不得啊”
古往今來,道、佛兩教興盛至極之時,頗有些激進之輩妄圖以一教執掌天下,建立的道國、佛國之類。
甚至,如今藏地的密宗活佛影響力輻射整個西藏,說一不二,就頗有些佛國的雛形。
“左帥言重了,空門中人豈可亂開殺戒”方正一邊落子如飛,一邊婉言拒絕。
他心知,左冷禪所言為全真教招降是假,實則意指岳不群父子得天下后,很可能會建立一個神州大地從未有過的龐大道國,以全真道統治國政,屆時佛教勢必成為全真道傾力打壓的第一目標,少林千年基業恐有毀于一旦之虞。
不過,方正亦知岳不群智慧淵深,目光長遠,絕不會看不到弊端太大,極不適合信仰駁雜的神州百姓。
全真教得天下或許無可置疑,但建立什么人間道國的可能性實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