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呼一聲,石之軒腳不離地,身形毫無征兆的直直向前疾速滑行,所至之處岳山涌來的刀氣殺機猶如夢幻泡影般消泯無蹤,唯余石之軒身后遲遲逝去的道道月白殘影。
尚未出掌就有如此威勢,岳山再無僥幸之心,爆吼一聲,閃電般拔刀出鞘。
“鏘”
寒光乍現,虎嘯龍吟,霎時聚攏無窮霸烈冷酷的刀氣。
逼近岳山身前丈許,石之軒身形驟然從極快變至極慢,右掌徐徐拍出,口中一字一頓,淡淡輕吟道“一拍兩散”
掌力含而不吐,掌勢已隱隱如怒濤般洶涌澎湃,向岳山當胸沉沉壓至。
岳山蓄勢至巔峰的一刀本已即將劈下,卻因石之軒的驟然變速而進退失據,僅是片刻遲滯,已然跌下巔峰狀態。
若等石之軒這慢吞吞而又死死籠罩著他的一掌擊至,恐怕他的氣勢已衰減兩三成。無奈之下,岳山只得由靜變動,跨步出擊,雙手揮刀猛劈石之軒探出的手掌。
雖然雙方均將勁氣緊緊凝聚在掌心、刀刃,未曾交擊之前難分勝負,但旁觀的陸鯊卻暗嘆一聲,知曉岳山再失先機,局勢不妙之極
石之軒在一乘寺潛修十年,修真練氣之余,就是苦苦參研禪宗佛法及各類武功。
早已將上一世的少林七十二絕技與此世的禪宗功夫融會貫通,再以大德圣僧的身份出手時,一招一式、一拳一掌,信手拈來即是法度精深的禪武合一之頂級妙招。
且此時雙方有了三掌之約,各自盡情蓄勢聚力,石之軒自然選擇了最擅蓄力猛擊的升級版一拍兩散。
既然自詡為未來圣僧,石之軒又怎能斤斤計較,因而說是三掌,實際上只準備出一掌。
可此一掌,實是石之軒畢生功力所聚一拍兩散,所謂“兩散”,是指拍在石上,石屑湮滅四“散”、拍在人身,魂飛魄“散”。
這路掌法本就只這么一招,只因聚氣良久,掌力太過雄渾,臨敵時用不著使第二招,敵人便已斃命,而這一掌以如此排山倒海般的內勁為根基,要想變招換式,亦非人力之所能。
所以縱以石之軒之能,亦得憑著浮光掠影的精奇輕功,臨時變速,逼得岳山錯判時機,唯有出刀硬撼一途。
須知天龍中,武功遠不及喬峰的玄寂和尚,就曾以這蓄力一掌,與降龍十八掌硬撼,而將喬峰拍得全身乏力
明明是主動躥出,閃電般一刀劈下,瞬息可至,偏偏岳山竟覺這一瞬如此之長,猶如法場待斬的死囚,每等一刻,就受一刻生死大恐懼的煎熬,反不如立時當頭一刀。
且離石之軒的手掌每臨近一分,岳山愈覺氣息不暢,胸悶欲嘔,始知石之軒掌上所聚勁力著實超乎想象,已能隱隱隔空抑制他體內先天真氣的運轉,然而此時又絕無退縮之可能
在刀刃離著右掌尚有三寸之時,石之軒本是慢吞吞的動作驟然加快,竟是用上了寸勁之法,右掌如殘影般于千分之一個剎那倏地拍在岳山的刀刃上。
第三次失了先機旁觀的陸鯊心頭伸吟,不由生出闔閉雙目,不忍直視老對手岳山凄慘敗場,兔死狐悲的難言感受。,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