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
沖天呼喊聲中,石之軒攜著三千黑甲軍卒潮水般涌向一座小城。
踏入百步之內時,“嗖嗖嗖”,陣陣箭雨從城頭灑下。
盡管石之軒及時喝令道“舉盾”,然而疾速奔行中,到底防御不周,且并非所有士卒都配備盾牌,因而仍給箭雨無情的帶走一批批士卒的鮮活生命。
畢竟是小城,城頭守軍既不算多,也不算精銳,箭雨稀稀疏疏,且準頭一般,僅在三輪亂射之后,就給石之軒所率的周軍迫近了城墻下。
在三百余先鋒的齊心協力下,十余具攻城云梯迅速探向城頭女墻。
城上守軍亦以撐桿、長矛、長槍之類的東西竭力頂開云梯,亦或甩出火罐、火把之類的物什,試圖燒毀云梯
石之軒拔劍高指城頭,大喝道“弓箭手預備”聲震城下。
軍中五百弓箭手及近千攜帶弓矢的步卒聞言令,立時齊齊張弓搭箭,各自瞄準目標。
石之軒手中漆黑劍胚猛地一揮,“放箭”
“嗖嗖嗖”
密密麻麻的黑芒呼嘯著沖上半空,劃過些微弧線,傾瀉在城頭。
“啊”
雖然大半落空或射中城墻,但城頭慘叫聲仍此起彼伏,正忙于應付攻城云梯的守軍下餃子般跌落城下,摔得粉身碎骨。
僥幸未摔死者更慘,給無數周軍當了墊腳石,活生生踩成肉泥。
眼看城頭守軍仍在前赴后繼的干擾架設云梯,石之軒再次喝令,“放箭”。
數波箭雨之后,感覺著城頭守軍終于心生怯意,干擾云梯的效率弱了不少,石之軒才轉換命令“弓箭手自由攢射,掩護云梯”
兩百騎卒成弧形散布在后方,由裴昭等堂兄統率,既充當壓陣,應付突發狀況的后備力量,也充當憲兵隊,將任何敢于臨陣脫逃者追擊處死。
須臾之后,“砰”
一架云梯終于成功撞上城頭,云梯頂端的粗大鐵鉤亦成功勾住女墻,再難被守軍推開,兼且云梯上端很長一截都裹著鐵皮,縱然守軍想要斬斷或燒毀云梯,亦不可能。
“上啊”
無需石之軒發令,在登城首功的刺激下,士卒們咬著刀背,瘋狂的攀上云梯,沖向城頭。
有了第一,就有第二,很快就又有數架云梯先后架好
然而大量周軍爬上城頭,與守軍混在一起之后,守軍便不不必再害怕周軍訓練有素的弓箭手,反撲的力度竟漸漸加強。
攻守雙方各不相讓,殺得如火如荼,不時有雙方士卒慘呼著從城頭跌落城下,摔得血花迸濺
可惜攀上城頭的周軍數量終究有限,很難占據優勢
石之軒將一切看在眼內,不禁微微蹙眉,暗忖區區一座小城,抵抗便如此激烈,看來齊國如今還未失徹底失去民心,今后的仗可更難打
為防攻打金墉城時被周圍小城的小股兵馬騷擾,宇文邕下令諸將各率本部兵馬拔除金墉城周邊的諸多小城,殲滅其駐軍。
而眼前這座城,已經是連日來石之軒率軍猛攻的第三座小城了,齊軍的守御力度竟出乎預料的堅韌
不管了,先拿下這座小城再說石之軒眸光一定,倏地從馬背上躍起,斜斜射向最近的一架云梯。
繼而在麾下的歡呼聲中,在城頭敵軍恐懼的目光中,石之軒沿著云梯如履平地般疾速奔向城頭。
城下周軍一時士氣大振,“將軍威武將軍無敵”的口號此起彼伏。
區區十余丈高眨眼即至,石之軒臨近城頭時,再次一個飛躍,便即落向激戰最烈之處,居高臨下,漆黑劍胚狠狠一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