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瘦老僧帶著道信走近,獨剩的右手撥弄念珠,瞧著石之軒淡淡道“武功至爾等如此層次,護身降魔已足矣。
然吾等空門僧眾,最忌肆意持強爭勝,唯參悟禪法,普度眾生,方為正途,爾等不可本末倒置”聲音沙啞,溫和中隱隱透著無可動搖的堅定。
“弟子謹遵太師祖教誨,不敢或忘”石之軒雖低眉垂首,恭順應答,卻也清楚的感覺到這老和尚充盈超越世情智能深廣的眼神,似是能瞧透自己心內每一個意圖,無有疏忽,無有遺漏
令他不得不暗暗驚異的是,這老和尚禪法意境之高,實乃他生平僅見,甚或堪稱當世第一,不愧為達摩的親傳弟子,禪宗二祖,慧可
當然,所謂“二祖”、“三祖”、“四祖”都是慧可、僧璨、道信圓寂坐化之后,后輩的尊稱,而在他們生前,或可稱為禪宗第代宗主。
拜入禪宗修行近二十年,石之軒尚是首次拜見慧可、僧璨這兩位禪宗真正的奠基人,讓他稍稍意外的是,這兩位并沒有傳說中和想象中那般“高大上”。
若論禪法修行之深淺,慧可、僧璨、道信自然是順位排序,然而若論武功戰力高下,卻是恰恰反了過來。
在石之軒的感應之中,年近百歲的慧可,功力竟然只是剛剛過了宗師級的水準線,若是動手切磋的話,在道信手底下撐不過招。
而六七十歲的僧璨,亦僅是宗師級中等水平,別看剛剛跟石之軒打得“有聲有色”,若是真正算來,其人最多接得下道信數十招。
若以武功觀之,禪宗宗主的上漲百分點確實在持續走高
然而若論在天道人心的領悟,石之軒自忖,當世之上,除了自己和向雨田,應該就屬這慧可老和尚造詣最高,精神智能最深。
不過,與他和向雨田不同的是,慧可老和尚并未深入武道,習武練氣僅是淺嘗輒止,而專注于天竺正統佛門的修心之途。
也就是偏向于開啟智慧,追求禪心頓悟,成正等正覺,即身成佛
在石之軒這等性命雙修的丹道中人看來,慧可老和尚就是不在意修命,將肉身視作臭皮囊,轉而全心全靈的參禪悟道,修心煉性,與天元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物分五行,神分五種,丹生其中,仙佛無宗的修行本質上來說,陰神、陽神、元神、圣神、玉神此五神各具其妙。
而慧可老和尚看似只在出陰神的層次,離著石之軒的出陽神境界差了不可以道理計,但老和尚十有八九已經觸及五神中最為神秘莫測,號稱智慧之源的圣神。
或許老和尚突然大徹大悟,即可立時圣神大成類似煉虛合道之境,佛光普照,即身成佛,飛升極樂世界。
可惜老和尚年紀近百,時日無多,按照石之軒的估計,他這輩子是不大可能達到那般境界了。
盡管如此,與老和尚相比,四祖道信這等四大圣僧一級的禪法修為固然超凡脫俗,卻也只能算是孫子輩兒的
在石之軒不動聲色的胡亂腹誹之時,慧可語重心長道“五十多年前,吾師達摩將禪法帶到中土,當時諸人是遇而未信。
至吾數十年廣示心要,諸人仍是信而未修,再經僧璨多年來四處設壇,公開弘法,諸人才是有信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