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其壽元將盡,精氣干涸,正以類似寂滅枯禪或死關的狀態來減少精氣神損耗,勉力延長壽命,卻再不能動武。
石之軒相信,只消自己現在沖到大殿門口,對著那老和尚來一記劈空掌力,不管那老和尚是否出手抵擋,都會即刻斃命!
據聞,凈念禪宗由“天僧”所建立,按照漢明帝永平十年是佛教傳入中土之年來算,應該是成立于東漢年間,與慈航靜齋建立的時間差不離。
兩派初祖“天僧”和“地尼”乃同門師兄妹,有緣卻無份,可是他們的想法都非常接近,就是不囿于一教一派。
都以廣研天下宗教門派為己任,希望能尋出悟破生死的大道,亦是修行佛法之地。
為免門下分心,一直嚴禁傳人涉足江湖和政治,俾能專注于天人之道的研究。
當然,沒人比石之軒更清楚,這種話其實對外行說說就算了,對于深諳咬文嚼字及偷換概念的“文化”人來說,只能……呵呵了!
真到了參與江湖和政治之時,慈航靜齋和凈念禪院這兩派傳人都會以“我本不愿……”、“我不得不……”開頭,然后照樣把對手往死里砍。
最多眼見事不可為,和解的時候,高深莫測的來一句,敝派修行,必先入世,而后出世,其間以紅塵萬象磨礪禪心劍心……
凈念禪宗主要修練初祖天僧所著的【凈念禪書】,神秘莫測,罕有人知,似乎其中主要是【無念禪功】,以及了空后來修練的【閉口禪】。
石之軒倒是頗想借來一閱,可惜凈念禪院再大方,也不會將壓箱底的禪功秘法任由他這競爭對手觀摩。
當然,他之所以要求去禪院的經樓翻閱各類佛經及孤本,卻是打得“曲線救國”的心思——天僧的【凈念禪書】即使再精妙,其根本核心終究是從禪院收錄的諸多經典中去蕪存菁而成,而修煉【凈念禪書】的歷代禪主,亦會在諸多佛經上留下禪法心得,其中必然隱含禪功痕跡……
只消石之軒將禪院經樓的佛經及孤本通覽一遍,再找機會與了空動手過過招,便足以將凈念禪院的武功奧秘透徹個七七八八!
……
長安皇宮。
宇文邕矗立在百尺高樓上,俯瞰著夜色下,燈火如星空般繁盛的長安城,一時間但覺心胸開闊,無比愜意。
何泉在后稟報道:“探子飛鷹傳書,在洛陽附近跟丟了普六茹堅夫婦的蹤影……”
“朕知道了……”宇文邕輕應一聲,揮了揮手,似乎并不驚訝。
何泉知機的后退到欄桿轉角外,心下暗嘆:自從皇帝兩月前伐齊無功而返,又在妖女身上栽了跟頭后,其性情愈發令人難以測度,不怒自威!
近些日子,就連皇帝以前最寵幸的,太子生母貴妃李娥姿,都受了不少冷落。
該不會是被妖女騙了一次,就得了心病吧?
宇文邕并不知道近侍宦官正在揣摩自己如今的性情,但他確實病了,不是心病,而是身病!
自從那晚給妖女盜走一身精氣,又給“裴矩”輸氣治愈之后,他看似因禍得福,功力倍增,近乎躋身當世宗師級頂尖高手之林。
然而這些時日,適應并磨合了一身暴增的功力,他才發現,一身潛力透支得厲害,心腎兩虧,精元不足,貌似已經失去了播種及生育功能。
好在他膝下已有五個兒子,又一向不貪女色,對此并未太過在意。
而經此磋磨,他不僅精神意志再上層樓,完全駕馭了宗師級的功力,更是全心全意撲在朝政上,力圖為大周及宇文氏的基業不斷添磚加瓦,使之國祚綿延。
因此,他此生得罪得最狠,堪稱死敵,且有足夠力量掀翻大周基業的佛門,立時就浮上他心頭,成為他的第一關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