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高照,春光瑰麗。
石之軒負手踏上一座龐大石橋,灼灼目光投注在前方巍然聳立的宮殿式建筑,品味著其給予自己感觸上的那種玄之又玄的神秘潛質,不由輕輕吐了口氣。
“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啊……”
數日來在蠻荒無人的山林間日以繼夜的不間斷搜索,縱使以他的修為,亦不免頗為精神疲累,好在終于如愿以償的尋得目標,讓他如釋重負。
別的建筑或許可以作假,唯獨這宛若天成的宮殿所潛在的超乎常人理解的神秘特質卻絲毫做不得假,確是充當戰神殿入口的驚雁宮無疑!
舉目環視,宮殿占地頗廣,氣象肅森,依山勢而建,背靠千里崗其中一座無名險峰。
全宮僅有一主殿二偏殿,及其整個地基,均以一種貌似大理石的質料所建,觀其樣式,頗類帝王行宮,固然少了帝王行宮的華麗奢靡、精雕細琢,卻又多了種渾然一體、大氣磅礴的古樸粗獷。
石之軒知道,如今的驚雁宮還是深藏蠻荒的“原生態”,實乃大巧不工的最佳寫照,直到數百年后,才會給北宋開國皇帝之弟趙光美在這一主二副的體系周圍增建諸多木質亭臺樓閣,組成完整的行宮規模,以掩人耳目。
而之所以如此作為,無非是趙宋皇族想要霸占著驚雁宮慢慢鉆研進入地下迷宮之法,憑此獨享【戰神圖錄】!
不過,史上趙光美此人乃師典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終其一生不過碌碌凡夫而已,又怎會有此手段和魄力?
石之軒隱隱覺得,趙光美背后定是有著老謀深算的趙匡胤或趙光義在暗地里指使,旨在為趙氏后輩留存一受用不盡的絕世瑰寶。
“只可惜,終趙宋一朝,除了開國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本身崛起草莽,梟雄了得之外,后輩里從未有驚天動地、武功蓋世的超卓人物,反而重文輕武,羸弱昏君輩出。由此看來,趙宋皇族很可能一直都沒能取得【戰神圖錄】,純粹占著茅坑不拉屎!”
石之軒搖頭大嘆,暗暗鄙夷趙宋皇族子弟盡是豬頭,白瞎了祖宗的良苦用心。
目測之下,驚雁宮主殿雁翔殿高約八丈,毅然聳立于整個建筑組群之上,左右兩偏殿分別為左雁翼和右雁翼,雖較雁翔主殿為低,亦極宏大,各由一二十丈的長廊走道連接主殿。
除主殿有正門和兩道偏門外,左右雁翼都只開兩道偏門,其中一道通向主殿的長廊,與另一道門遙遙相對。大門由精鋼制成厚約一尺的兩扇鐵門組成,中分而開,高兩丈闊四丈,每扇門僅眼觀便知其重逾千鈞,至少須壯漢十人,始能推動。
宮前溝壑深廣,引匯千里崗的溪流經行而過,成為天然的屏障。
通往驚雁宮除了由千里崗絕峰攀山而下外,唯一的途徑便是石之軒腳下這正對主殿正門的龐大石橋,寬敞至可容四馬并馳,鬼斧神功,氣勢磅礴。
在石橋中段旋身環視四周形勢地貌,背倚巍峨宮闕,即使以石之軒的清幽心懷,亦隱隱有種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雄邁感覺,不由微微頷首,一邊繼續邁向驚雁宮,一邊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