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者,武也;神者,神魔,掌控天地之道的無上生靈;所謂【戰神圖錄】,正是武與道的完美結合,也即道武合一。
圖錄并不講述任何具體功法,僅是高屋建瓴,直指武與道的根本理念,有緣者觀之若有所悟,即可將這理念運用在任何武功招式上,無論氣功心訣,還是刀槍劍戟,拳掌腿爪。
至乎智慧出眾者,更可從中悟出奪天地之精華,駕馭宇宙能量的妙諦,從而踏上成仙成神之途。
當然,這圖錄跟所有高深秘籍一樣,不是看了就會了,而且比所有高深秘籍更神奇的是,圖錄也不是記住了就可隨意抄錄、復制了!
圖錄乃是借圖寓意,將武與道的真意化為意境烙印存儲在浮雕石刻之中,方能在觀看者以目光交觸圖錄之時,將這意境烙印拓印一份在觀看者的意識深處。
不論觀看者是否有過目不忘之能,只要將圖錄看清楚了,就是想忘也忘不掉!
在此之后,觀看者若不能明悟,強行回憶圖錄,只能想起圖錄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畫面和文字,一無所得;
反之,觀看者若能際遇天時地利人和,靈覺天機,便有可能觸發某一幅圖錄的意境烙印,將之心領神會,徹底融入自身的武學精義,境界驟增。
同樣,徹底領悟了某一幅圖錄之后,若想將圖錄復制呈現在石塊上或紙面上,讓其他人也能夠觀看并參悟,就必須得將這圖錄意境完美重現,凝聚成精神烙印附著在石刻或圖畫里。
而要做到這種程度,必須得無限接近或是真正達到破碎虛空的境界才行!
至少,此刻石之軒準備將【戰神圖錄一】落于紙上,在臨摹戰神畫像時同步注入精神烙印,反復試了幾次都沒成功。
可見他離傳鷹那等真正破碎虛空的境界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同樣,在沙漠遺跡里留下六幅圖錄方碑的那個人,其實也沒有無限接近或是真正達到破碎虛空的程度,那人充其量也就是對圖錄的理解比石之軒更深一層,才能在方碑上留下六幅圖錄的高度仿真品。
不錯,就是高仿,而非復制!
從大草原回來的這一路上,石之軒一有閑暇就凝神參悟得自沙漠方碑的那六幅圖錄,不多時就感應到圖錄的意境烙印里蘊含著若有若無的沙漠意志。
所謂沙漠意志并非指圖錄意境遭到大沙漠自然意志的侵染,而是指那個留下六幅方碑圖錄的人因出生并成長于大沙漠,所領悟的武道意志中以及所留下的圖錄意境里帶著強烈的大沙漠自然意韻,干旱、炎熱、枯燥、死寂……
具體猜測,也就是那人機緣巧合之下,進入戰神殿觀看了原版的【戰神圖錄】之后,天長日久的參悟之后,武道境界達到了極其高深的地步,至少也是大宗師的巔峰層次……可惜他最終還是沒能晉入破碎虛空!
于是他在壽元將盡之前,將他領悟最深的六幅【戰神圖錄】重現于方碑之上,作為留給族人們的鎮族之寶。
但他自忖難以將原版的【戰神圖錄】完美復制,而且感覺他自己帶有沙漠風格的武道意志更適合長居于沙漠的族人們,所以就盡可能地將六幅【戰神圖錄】差不多九成精義融合沙漠意境,形成新的意境烙印附著在方碑石刻上。
凡此種種,石之軒才會將之稱作【戰神圖錄】的一種高仿!
也因此,畢玄從前觀摩了四幅圖錄,所悟出的【炎陽大法】帶著濃濃的沙漠意境,誠可謂得了那人的隔世真傳!
“可惜,終究不是正版【戰神圖錄】,缺少了最關鍵的一絲神韻,而且沙漠意境與我武道意志的契合度真心不怎么高!”
石之軒嘀咕一句,放下手絹,重新鋪上白紙,再次開始臨摹圖錄,這也是他發現的一種效果顯著的參悟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