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婆娑,清風悠然。
“錚錚……”
琴聲忽從竹林深處傳出,甚是優雅,過得片刻,有幾下柔和的簫聲夾入琴韻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清澈,夾著幽遠的洞簫,更是動人,琴韻簫聲似在一問一答,纏綿悱惻。
但聞琴音漸漸高亢,簫聲卻慢慢低沉下去,但簫聲低而不斷,有如游絲隨風飄蕩,卻連綿不絕,更增回腸蕩氣之意。至乎瑤琴突然發出鏘鏘之音,似有殺伐之意,但簫聲仍是溫雅婉轉。
過了一會,琴聲也轉柔和,兩音忽高忽低,驀地里琴韻簫聲陡變,便如有七八具瑤琴、七八支洞簫同時在奏樂一般。
琴簫之聲雖然極盡繁復變幻,每個聲音卻又抑揚頓挫,悅耳動心,足令任何聽眾血脈賁張,忍不住便要站起身來徘徊。
又一會兒,琴簫之聲又是一變,簫聲變了主調,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簫聲卻愈來愈高,更增幽怨氣氛。
“啾啾……”
林間群鳥悲鳴遠去,似乎實在忍受不了琴簫合奏的酸楚之感,不得不暫離家園。
“錚……”
突然間一聲急響,琴音立止,簫聲也即住了。
石之軒盤坐案后,如玉雙掌輕輕撫過緊繃的琴弦,溫柔無比,“玉妍,我們越來越有默契了……心有靈犀啊!”
祝玉妍放下碧玉洞簫,裊裊起身,一邊從紅泥小火爐上拿起蒸汽繚繞的水壺,一邊黛眉微蹙道:“默契是有,心有靈犀怕是遠遠談不上!”
“那是我們之間的了解還不夠深入……”
石之軒饒有深意道,手指向上一引,干竹筒口茶葉翻飛,分作兩股及時注入祝玉妍和自己的杯子。
祝玉妍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手中寒氣乍出還收,水壺傾斜,向杯中一一注入滾沸后又稍稍降溫的甘冽山泉水。
清新茶香裊裊升起,撲鼻而入,令人心曠神怡。
祝玉妍沉吟道:“為何我的蕭藝明明已技近乎道,意念識想隨著蕭聲通靈透達,任意翔翔,無遠弗屆,卻威肉身所拘,縛手縛腳,時感苦困……總少了你琴聲中的那種清靈虛渺,大天自在。”
石之軒舉杯輕嗅,淡淡道:“只因你初窺無上魔道,尚且無法恒久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妙境,必需天時地利、用志不分,長時間進入心靈的深處,才偶一得之,遂感縛手縛腳,無法通明透徹。”
祝玉妍若有所思,片刻后猶疑道:“如今形勢大好,你為何忽然抽身遠離長安?我們聯手掌控大周,振興圣門,澤被大地,豈不更好?”
“玉妍你其實是想知道我是否準備另起爐灶吧?”石之軒微微一笑,輕啜一口清茶,“我之所以暫避揚州城,是準備閉關精修一段時日。待我出關,想來你必然已經除去楊堅,執掌大權了……”
想想他也挺佩服自己,明知祝玉妍及陰癸派很可能在楊堅手上偷雞不成蝕把米,但說出來的話卻是顛三倒四,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