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及此,少年反而心中有些羞愧,恥于見人。
陸正微笑道:“你有文氣,看來是讀過書,應何至于在街邊乞討,你的親人呢”
少年聞言回道:“父母已故,無親。”
陸正道:“無親當真”
一個少年的話,陸正還是能分得清真話假言。
少年抿了抿嘴,只是道:“我不把他們當親人。”
陸正好奇道:“哦,是何緣故,能否詳說。同為修儒之人,我或許能幫到你一二。”
少年聞言一愣,轉而搖頭,“這位……公子好意。人各有命,往事隨風,沒有什么好言說。”
年幼時,他的家境還算殷實,父親還是一個讀書人,但后來得罪了一位貴人,落得含冤入獄而死。
而年紀小的他,則被一位叔父領養。
但那位叔父卻覬覦其繼承下來的那點家產,對少年刻薄寡情。
那一副恨不得他早些死掉的眼神,少年每每回想起來,還尤為清晰。
少年忍受不了那樣的日子,便是從叔父家中逃了出來,藏在城里做了一個乞兒。
芙蓉城足夠大,他也不擔心叔父會找到他。
他的那位叔父根本不會心思和錢財尋人,甚至巴不得他死在外面呢。
做了乞兒之后,因為他有教養,還有點機靈,去那些高門大戶乞討常有收獲。
如此少年便在芙蓉城乞討了好幾年,日子清貧但也自在。
每天回想一下幼時父親的教導,少年逐漸修出了一點儒道文氣。
甚至有人家見他修有文氣,想要收養他,但少年卻不愿再寄人籬下。
寧為街邊乞,不為他人奴。
陸正見少年神情恍惚,不禁道:“真不需要我幫忙”
少年回過神來,搖頭道:“公子若是可憐我,且賞我一二兩銀子就成,多了我也拿不住。”
陸正聞言微笑道:“一二兩銀子太少了。你我同道中人,于情于理,我可以幫你更多。我在芙蓉城還是有點人脈的,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少年微微抬頭,他心思聰敏,明白眼前之人所說的那點人脈對于他而言恐怕很了不得。
不過少年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他可以低頭向那些大戶人家乞一口飯食,但面對像陸正這樣的儒道之士,只想著保留自己最后的那點自尊,不想奢求更多。
少年眼眸閃爍光芒,“如果可以的話,公子給我幾本書,若我以后學有所成,定報答公子!”
芙蓉城中的書籍很貴,特別是稀少的儒家典籍,根本不是他能買得起的。
陸正聞言,臉上笑意多了一些,“好。”
說罷,陸正隨手便拿出幾套書籍。
見陸正憑空拿出書籍,少年眸子一亮,知曉自己真遇到了一位厲害的儒生。
陸正道:“拿去吧,以后也不用報答我,去幫助另外的人。”
少年連忙雙手接過厚重的書籍,臉色喜不自勝。
陸正又道:“以后若是遇到了什么困難,可以去青羊觀找那里的道士幫幫忙,就說是我說的,我叫陸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