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這是說的什么話,妾身是側妃,王妃是正妃。這側妃給正妃行禮,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妾身的禮,王妃自然是受得起,何來受不起這一說呢”比起溫蕓萱的惡語相向,蘭惜倒是顯得十分好脾氣。在這王府的正門處,和溫蕓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本妃不如蘭王妃,有王爺庇護,得太后青眼。長燕自開國以來,第一個以王妃二字作為稱呼的側妃,第一個從王府正門抬進去的側妃。這樣的先例,可是旁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如此受寵,本妃如何能承受的住蘭王妃的禮呢”溫蕓萱昨日受辱,今日勢必想要討回來。而蘭惜,就是溫蕓萱針對的對象了。
“王妃說笑了,不過是母后怕妾身受了委屈。為此,也算是有個保障,能讓父親母親和外祖母放心。”蘭惜無視溫蕓萱的哀怨,回答的話依舊是中規中矩。
“是嗎哼”溫蕓萱見蘭惜如此,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般,有氣撒不出。溫蕓萱覺得跟蘭惜說話實在是太費她的精神了,她想好怎么跟蘭惜吵架,奈何蘭惜不吵不鬧,讓溫蕓萱有氣無處撒。
與其如此,倒不如閉口不再理會蘭惜的好。
恰巧,這時王府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前,蘭惜也就不再說什么了。有兩輛馬車,分別停在了蘭惜和溫蕓萱的面前。溫蕓萱在前,蘭惜在后,分別上了各自的馬車。沈陽熙騎馬,在前頭開路。
原本沈陽熙是打算和蘭惜共乘,不過按照規矩沈陽熙是該和溫蕓萱一起。沈陽熙原本就不是那守規矩的人,可奈何蘭惜是。況且沈陽熙也怕旁人知道了說蘭惜的閑話,這才忍下想要去找蘭惜的沖動,獨自一個人在外頭騎馬。
兩日前還是沈陽熙和蘭惜兩個人一起進宮,今日則是多了一個溫蕓萱。
依舊是在寧壽宮里拜見太后,不過同蘭惜那一日不一樣的是,今日花廳里只坐了蕭知晏一個人。太后身體不適,到現在還沒有起來呢
“臣弟給皇嫂請安”
“妾身給皇嫂請安”
“臣妾詢王妃溫氏給皇后娘娘請安,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溫蕓萱第一次覲見蕭知晏,自然是要隆重一些。
蘭惜和沈陽熙都草草行了個禮,溫蕓萱則在一旁行了跪拜大禮給蕭知晏。
“快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何必這么見外。初夏,還不快付王妃起來。”蕭知晏嘴上說著不用客氣,可實際行動也表現出了她的態度。蕭知晏并沒有親自過去扶溫蕓萱起身,而是吩咐了初夏扶溫蕓萱。
不過,縱然如此溫蕓萱也不能表現出什么不滿的模樣。畢竟是皇恩,怎么樣都該受著。